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实践汇——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让文明实践项目成为软实力的硬核彰显

“实践汇——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让文明实践项目成为软实力的硬核彰显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1-07-29 19:44:15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袁玮  

新民晚报讯 (记者 袁玮)徐汇区“实践汇——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第5期课堂今天在汇展示厅开讲,课堂由徐汇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区地区办联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等共同举办。本期课堂从“设计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入手,聚焦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吸引力、内在的创造力和外在的竞争力,通过自带“精神流量”的鲜活案例,探讨如何以品牌项目汇聚力量、凝聚群众,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声音就在身边、社会的温暖就在身边、美好的生活就在身边。

图说:课堂现场。主办方 供图

龙华烈士陵园有1.3公里的讲解路线、1.2万字讲解内容、257位英烈和英模人物,龙华烈士陵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近3年来筹建了一支1063人的“龙传人”志愿服务队,将“初心之地”的志愿者塑造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通过开展润物无声的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演绎红色情景剧,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徐汇滨江着力打造迈向全球城市卓越水岸的现在进行时,写满了建设者的奋斗故事,作为上海市第一家扎根工地、服务建设者的志愿服务组织,徐汇滨江建设者之家在文明实践项目设计上坚持人本导向,850平方米的建设者之家运行至今为建设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642人次,医疗服务33688人次,共举办大型活动303场,惠及106050人次,让建设者感受到城区的温度,找到 “主人翁”的感觉。

星空少年讲解团组建于2018年,由一群钱学森小粉丝组成,是钱学森图书馆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的教育品牌项目。少年们通过讲解指导、实训考核,最终成为小小讲解员。他们从微观视角出发,再现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从立志科学报国到献身航天事业的波澜壮阔的人生。徐汇区的全国劳模王承、全国先进工作者苏嵘等劳模先进在区总工会的指导引领下,形成了徐汇区第一张劳模志愿服务清单——田林街道劳模志愿服务清单,让劳模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清晰、更常态、更温馨。一位劳模成立一间创新工作室,带动随手志愿蔚然成风。田林街道通过打造先进服务阵地图、资源区域图和联动共建图,让先进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实现价值,最终传递出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区日益蓬勃的精气神。黄浦江畔的西岸美术馆借助蓬皮杜中心丰富的馆藏,致力于为上海本土观众系统性、全方位地展现20世纪以来世界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脉络。

2019年,西岸美术馆成立志愿者团队,吸引近130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报名加入,志愿者在美术馆接受了美术馆基础知识、艺术史、导览体验等培训后正式上岗。这种有深度、有影响力的中外文化交流,彰显着城市软实力,也是城区的每一个细胞、个体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内核。

图说:课堂现场。主办方 供图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如何设计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如何引导人人起而行之参与文明实践活动,让“人人展示软实力”,更加充分地激发基层内生动力?……在“实践汇”课堂微论坛环节,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人员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分享和总结,通过解剖案例、抓取创新突破点等,探讨如何培育打造群众需要、社会欢迎、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华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唐有财,围绕设计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作了主旨发言。他表示,城区软实力是城区散发出的一种集体气质、一种精神面貌,在文明实践项目设计中要以聚民心、践初心、暖人心、强信心来彰显最“硬核”的城区精神品格,要突出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回应人的体验、尊重人的创造、彰显人的价值,激发人心共情共鸣。

记者了解到,在提升城区软实力实践中,徐汇区坚持“人人都是软实力”“人人展示软实力”,全面激活发展软要素,推动文明实践融入市民生活和城区治理。徐汇区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中,注重思想“引”、服务“实”、价值“融”、资源“汇”,依托“实践汇——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通过专家与群众互动,理论与实践共融,把汇聚到的各方经验、智慧融入到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推动文明实践与社会治理双向融合、双向赋能,助力徐汇建设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区。“实践汇”第一季重点聚焦提升群众参与度、助推社会治理、强化理论宣传、建设志愿服务队伍、设计文明实践项目、有效整合资源等6大议题,通过总结徐汇文明实践和社会治理的25个特色案例,汇聚新理论、新实践、新思考、新方案,助推基层创新工作方法、提升人员实操能力,增强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综合效能。

编辑:齐旭 举报

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