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八秩,冯骥才先生的生命力与创作力依然旺盛。11月5日,两部新书《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十卷本)和《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与读者见面。而他借八十岁由头的两个年度“小目标”业已实现:“八十个春天——冯骥才天津国际研讨会”6日结束;我国非遗学一级交叉学科“山门”开启,首届硕士新生9月入学。
春天,是生命的隐喻。生于春天,80年来冯骥才一直生活在生命力旺盛和创造力蓬勃的春天里。秋天,是收获的代言,是生命深入另一个阶段的开始。“80后”冯骥才,春光付秋时,大树发华滋。
说友谊:几十年老友知道此时的我想什么,需要什么
冯骥才是朋友们眼中如春天般温暖、有力的“大冯”,是文坛的一棵常青树。“大冯”80岁了?大家都不相信。王蒙、韩美林、莫言、刘诗昆等近40位文艺界老友送来“云祝福”,认为他的艺术创作仍然处于井喷状态。
王蒙感叹这位老弟:“他可不止是80个春天,起码是800个春天。因为他的创作像春花一样不断地开放,他的绘画像春天的风景一样不断地展现,他的文物保护、乡村保护各个方面的活动,也一再地取胜。在他的面前还有800个春天等着他去缔造,去美化,祝他健康快乐啊。”韩美林欢迎“大冯”加入80后队伍,还要拿着作品跟他比一比100岁的时候为中华民族做了多少贡献。迟子建感觉“大冯”一直是激情四射的人,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化人,也是一个有情怀的艺术家,“他的身高本身就使自己成为了一座高峰,祝福他慢慢地攀登自己的这座高峰,成就一个更辉煌的自己。”刘恒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初抱着西瓜去看冯骥才,得知他上午写短篇、下午写中篇、晚上写长篇,非常吃惊,“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旺盛的精力?”
冯骥才近影,在国际研讨会上
这些朋友都是冯骥才交往了几十年的。认识王蒙时,“大冯”还没有发表过文学作品。认识作曲家王立平时,他还没为电视剧《红楼梦》创作歌曲。“当年他写《红楼梦》(歌曲)时,打公用电话唱给我听。当然,也有得意炫耀的意思。”冯骥才笑着说。与韩美林交往数十年,可以写一本书。共同历经岁月磨砺,见证时代风云,冯骥才的才华、品格、境界、作为和格局,为朋友们所称道和敬重。朋友们都希望他在未来的岁月中,犹如一棵不落叶的常青树,奉献出更多作品,缔造人生更多的“春天”。
英雄相惜,还有什么比一个“懂”字更令人心绪激荡、倍感值得呢?他说:“这些朋友才知道80岁的冯骥才想什么,需要什么,需要博大的对真善美的关爱,需要悲悯、力量、激情、辽阔的视野……”
说新作:20多年最好的光阴在里边
两部新书《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和《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恰在深秋同时发布,这让他感到一种收获的充实。
由学苑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收入了他关于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浩繁文字,十卷逾260万字,完整记录了他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觉者和先行者丰富又艰辛的精神历程与亲力亲为,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史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为了文化遗产保护,他一度搁下了钟爱的文学创作之笔。他表示,自己20多年最好的光阴都放在了书里面,“这部书留下的不是我个人,而是这一代人的足迹,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先觉、我们的困难、我们的追求、我们的价值观。”
《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书影
问他:若时光倒流重新来过,是否还会殚精竭虑、历尽艰辛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答曰:我们中华民族多元灿烂的文化保护和我个人的文学创作相比,当然是中华文化重要,文化精髓重要。再倒回去20年,依然会投入进去。
兼为作家与画家,冯骥才的创作方式与众不同,有时文学的联想从图像开始,有时图像的联想从文学开始。“我写作自然要画画,所以我的手稿本里充满了画。”文学与绘画在他笔底相互启发,彼此融合。人民文学出版社将他30年来创作《俗世奇人》过程中保留的珍贵草稿、画稿,精心编校成《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为这部畅销1000多万册的当代文学经典增加了一个展现作者创作思路和瞬间灵感、兼具审美与收藏价值的好版本。
说情感:满满的温暖与感动
亲朋好友、学生后辈,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冯骥才的理解、支持、敬佩和爱戴,令他感到满满的温暖与感动。
紧锣密鼓,两部新书带着印刷机的温度热乎乎地送来,令他感到温暖。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排演的话剧《俗世奇人》,今年9月作为“老舍戏剧节”开幕大戏在京首演,冯骥才没能赶去,自己的小说改编的戏却没看成。天津人艺的艺术家为了弥补他的遗憾,服化道齐全地带来剧中“白四爷说小说”的精彩片段,专门演给他看。这令他感到温暖。
天津人艺的艺术家在研讨会上表演
从无到有,将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建成为一座关切社会现实而又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人文学院……天大党委书记杨贤金对冯骥才到天大之后做的一件件大事如数家珍。了解他要做什么,为什么做,这种源自理解的支持令他感到温暖。
“巍巍大树扎根深,伸展枝叶护后生”。冯研院教研部的全体师生精心准备了一副藏头对联。上联“天河箕斗灿,众星云从,明昭四车大业共青史”,下联“津地才人高,双管日下,更唤八十人生发华滋”,横批“春光付秋时”。上联的第一个字和下联的第一个字组成“天津”,上联的第三个字和下联的第三个字又与冯骥才的名字谐音,横批“春光付秋时”节取自他一篇文章的题目。整副对联里有春天、天津、冯骥才,分别对应着天时、地利、人和,以此祝福恩师80后的人生,大树新枝,更发华滋。冯骥才言传身教,为国家培养人才。师生们的真诚、活力、责任担当与关切令他感到温暖。
当然,温暖也来自家庭。数十年来他做什么,家人都支持。比如他把自己的画作拿出去卖,跑遍全国大江南北把这些钱用于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在家里不仅听不到一句异议,妻子和孩子还支持、帮助他去做。
说年龄:没有年龄感,测核酸排队时礼让白发小弟
有人说冯骥才是宝藏,拉着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四驾马车”忘我奋蹄。很多人问他80岁了有什么感受。80岁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有年龄感,不觉得自己80岁,就跟莫言说的一样,不知道怎么一下子就80岁了。
《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书影
有件趣事。前几天排队测核酸,一位白发老者缓慢地走过来。冯骥才看到,忙招手让老者过来,站到自己前面。两人边前移边聊天,他问对方多大年纪,听到回答他乐了,那老者竟然是小弟——比自己小十来岁呢。
时间匆匆。没有年龄感,但有明显的紧迫感。他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比如这次研讨会,近30位海内外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探讨冯骥才的文学与文化人生,以及作家与城市、情怀与地域、责任与故土等意义深远的话题,为他的80岁更添一份学术的深度与厚重。一天半的研讨会,他仔细听,还做笔记。“中午没睡觉,被一个话题触动,我想要写一本叫《非遗学原理》的小册子。”
说选择:要创造美与“三替”
80岁生日,冯骥才特别希望不是一个简单的祝寿,他希望大家一起思考,思考“每一个人和我们的城市的关系”。
冯骥才手绘插图
80岁以后的时间,他一方面要用于非遗学的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要替国家、替社会、替文化的本心,想各种办法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永久地完好地保持下去。另一方面要留给“创造美”——文学和绘画,而文学仍是他最重要的事情。冯骥才原本即以作家的立场走向文化遗产保护,曾以文学的批评为文化遗产保护开路。而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之后形成的文化视角,又促使他通过《俗世奇人》等作品自觉地书写天津的文化个性。“但我的文学还欠着我另一半生活,那就是跟我自己和我所经历的时代相关的生活。”
他要把他属于这个时代的人生命运、对世界的看法、独特的感受和审美,用另一套笔墨写出来。(郭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