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李明洁谈“香港非遗”,都市如何保留中华文化源流

李明洁谈“香港非遗”,都市如何保留中华文化源流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3-11-05 17:31:40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徐翌晟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是如何有效、有力地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并成功申请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昨天,在中国建投集团建投书局的“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第十二季明珠共潮系列读书会上,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李明洁以“香港非遗”为案例,讲述在全球化、现代化的时代浪潮中,如何坚守城市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维护民间社会的活力和民众的文化认同。

大澳龙舟游涌、大坑舞火龙和长洲太平清醮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已经被香港特区政府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港非遗”所承载着的地方性知识,已经成为都市文化景观。

李明洁通过三个节日对应的三个非遗项目来说明香港地区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上的特点。端午节,香港地区申报的是“大澳龙舟游涌”,1976年香港地区举办了第一届国际龙舟邀请赛,邀请了日本长崎龙舟队。

中秋节,香港地区申报的是“大坑舞火龙”,这是在农历八月十四、八月十五、八月十六三天进行的项目。观众看到的都是非常绚丽的场面,活动多在维多利亚公园附近的市中心举行,因而非常引人注目。还有一个在农历四月中旬举行的“长洲太平清醮”,对应的是盂兰盆节。

为什么现代都市依然保有那么多传统特色活动?香港是一个移民城市,移民把各自的文化带到城市中来,城市又给予移民生存下去的机会,“一座城市越容纳、越巨大,越包容、越精彩,国际化的大都市都是如此。所以我们为上海感到骄傲,上海呈现了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包容。”李明洁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珠”共潮生。“建投读书会·澎湃北外滩”本季讲述的正是海与城的互构,展现的是沿海城市的南来北往、东西交融、众星连珠、潮生万物。读书会的目标是进一步拓展“读城”系列,并计划在2024年汇编出版《读城记》一书。活动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中国建投集团建投书局、澎湃新闻共同打造。(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编辑:吴旭颖
举报

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