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时分,苏河半马公园的一角,热闹非凡。造型奇特的几个公园式障碍之中,身着五颜六色运动服的“小骑士”整齐站在高台上,他们每个人的身下,都有一辆闪闪发光的小轮车。起源于自行车运动,更自由、更潮流,自由式(BMX)小轮车项目正成为沪上青少年的新宠。
克服恐惧
老郑和徐荣亮算是上海第一批职业小轮车运动员。2001年,上海BMX小轮车队成立,两人成了第一批队员,从爱好者到专业运动员再到从业者,徐荣亮见证了这项运动在上海的蓬勃发展。他告诉记者:“当初这只是专业队的练习项目,如今已成为青少年的爱好。”
图说:小轮车如今成了青少年的爱好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下同)
小轮车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一开始人们只是在泥场地里竞速,但很快爱好者们觉得仅此过于简单。后来有一个年轻人在前后轮的两旁安装了4根金属管以满足作出很多种花样动作的需求。 那四根金属管也变成了现在BMX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火箭炮(PEGS)。1981年,小轮车被纳入国际自行车联盟。2008年,竞速小轮车项目入奥。2020年东京奥运会,自由式小轮车项目成为奥运会常驻运动,共设有男女自由式公园赛两个小项。
对老郑而言,除了教育子弟之外,每天自己依然喜欢骑着小轮车在公园“飞”上几圈。“小轮车给了骑行者一种突破自我的勇气。”作为教练,他希望通过小轮车运动来传授给自己的弟子:人生或许有诸多险阻,但更需要“克服恐惧”一往无前的勇气。站上高台,当轮轴压过障碍,开始飞速旋转,那就是人生之路的又一道新挑战的开始……
追求更高
小轮车正式进入奥运大家庭后,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尝试投身到这项运动中。“倒也没想过未来要有怎样的成就,就是不希望他休息日整天在家里对着电脑,影响视力又容易变胖。”在场地边等待孩子结束练习的几位家长坦言,自己对极限运动也不是很懂,但孩子喜欢,那就继续练。
学生小陈的话很实在:“我就是把这个作为兴趣爱好,能做的动作都做掉。”谦虚归谦虚,但说起小轮车的技术术语,却依然头头是道,“我就想把NO HAND(双撒手)、bunny hop 360(车和人同时起跳在空中转体360度)……都做掉。”
“小轮车是新兴运动的代表项目,这些年一直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徐荣亮透露,自己的学员中,10后占了很大比例,现在的年轻父母,越发重视对孩子的个性化培养,而小轮车恰好符合他们的期望和要求。
在徐荣亮看来,中国是自行车大国,作为自行车运动中最新兴的一个分支,小轮车项目在中国在上海的发展有着天然肥沃的土壤,“其实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后就会发现,BMX小轮车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学成之后还能兼容很多其他的项目。”如今的徐荣亮专注于培养青少年选手,“我的奥运梦想在我的弟子身上延伸。我们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朋友参与到小轮车和其他极限运动中,让上海这座城市焕发出新的属于全民健身的活力”。
很多人喜欢速度,因为那代表着一往无前;很多人喜欢跳跃,因为那往往是炫酷最好的表达方式。在小轮车的场地里,每位选手都能体会到这两种感觉。走在公园里,听得最多的一句感叹,便是“跃起在空中的那一刻,真的好爽”!这发自内心的呼喊,是小轮车区别于其他运动独特的魅力,也是人类不断追求更快和更高的真实写照。(新民晚报记者 厉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