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2024年“上海慈善周”今天启动。李一能 摄
李一能/文
今天,是我国第九个“中华慈善日”。在上海,一年一度的慈善周活动正火热开展,股股“善的暖流”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成温暖人心的城市底色。近年来,上海在公益慈善领域取得巨大进步,但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如何把慈善这张城市名片擦得更亮?
首先,发展壮大慈善事业,专业化的慈善组织尤为关键。在上海慈善周的启动仪式上,市民政局发布了2023年度上海市慈善事业发展报告。这份“年度成绩单”显示:上海去年新增慈善组织41家,截至年底达641家;全市接受慈善捐赠总额达74.75亿元;年度受益人数达6886万人次。这些数字表明,上海慈善组织已经成为激发市民慈善热情、帮助受助者与慈善资源精准对接、实现高水平慈善服务的中坚力量。
许多慈善组织在初创时期,通常会遇到募资难、规模小、宣传少、发展慢等问题,这需要政府部门出手相助,帮助其快速度过起步阶段,并在慈善组织每一个成长周期提供必要的帮扶举措。在本届上海慈善周上,40个优质“慈善+”项目被选出向社会集中宣传推荐,这种“政府搭台,慈善组织亮相”的助推模式,值得推广。
其次,实现慈善事业的高水平发展,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基础。在上海,如何让慈善“沉下去”,是政府部门与慈善组织多年来共同推动的重要工作。其中,社区慈善就是一项富有特色的有益实践。近年来,上海大力培育发展慈善超市、社区基金会、社区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与“凡人善举”爱心窗口,推动各项社区慈善活动普遍开展,打造家门口的慈善阵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慈善“下沉”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和网络阵地,讲好打动人心的慈善故事,制作符合互联网规律的慈善产品,组织线上线下联动的慈善活动,考验着上海慈善人的创新能力,也是让今后慈善事业走上快车道的关键。
慈善事业的稳步前行,还必须在法治的保驾护航下得以实现。善的力量是巨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一旦发生对慈善事业公信力有损的事件,就会造成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危机,带来难以挽回的巨大伤害,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慈善事业要走得远、走得稳,制度建设和法治保障必不可少。
同样在今天,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简称慈善法)正式施行,其中的亮点就是对当下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了约束规范。例如,填补网络个人求助法治空白、强化慈善组织及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增加相关责任人员的从业禁止条款等。对于新修正的《慈善法》的学习宣传,应成为上海慈善界的头等大事,“依法治善”是中国特色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喜欢上海的理由有很多,慈善是其中之一。随着上海进一步大力弘扬慈善文化理念,推动形成“崇善”“向善”“行善”的良好风尚,公益慈善,这一体现上海人民城市温度的闪亮名片,一定会越发闪亮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