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个报名的。”昨晚,家住浦东的于海清阿姨匆匆赶到复旦大学蔡冠深报告厅,来参加一场特殊的报告会——“新闻与记忆”,新民晚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纪念创刊、创建95周年活动。“我是大连人,2000年作为引进人才迁居上海。24年了,一直与新民晚报相伴,我喜欢‘夜光杯’,喜欢晚报的体育新闻、社会新闻。晚报是上海的名片,是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图说:“新民的九十五年”报告会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下同)
现场,百余名晚报新老读者个个不顾路途遥远而来,他们和复旦新闻学院学生共享“新闻与记忆”。
复旦新闻学院(系)与新民晚报同庚,今年95岁。新民晚报是中国大陆迄今连续出版发行时间最长的报纸,复旦新闻系是中国最早的新闻专业。因此,1929年,是中国新闻史重要一章。
复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现场讲述两者渊源:新民报(新民晚报前身)的创始人之一吴竹似先生,正是毕业于复旦大学。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是吴竹似之子,早年曾在复旦大学任教。1938年,新民报与复旦新闻系均因战乱西迁重庆。新中国成立后,复旦新闻学院(系)为新民晚报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报社多位总编、大多数记者来自复旦新闻学院。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说:“我们同根,源于同一年;我们有缘,95年后又交汇起来。”
与会嘉宾共同追忆中国著名的老报人、晚报前辈赵超构先生。嘉宾之一、新民晚报前副总编朱大建拿出一本1946年版的《延安一月》,这是赵超构于1944年6月访问延安后所著,写一个真实的延安,在新民报连载81天,周恩来称之为“中国记者写的《西行漫记》”。
另一位嘉宾、新民晚报前副总编严建平回忆:“赵超老杂文的风格与报社‘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宗旨是一致的。他说我们要做穿梭于百姓之间的燕子,晚报的风格就这样保持了下来。”
复旦新闻学院大三学生郭一禾提问:融媒体时代,媒体要跟着老百姓走,怎么知道现在老百姓需要什么?嘉宾之一、新民晚报记者晏秋秋回答:“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不仅这么说,还要这么做,要有比较好的互动和沟通。”
复旦新闻学院博士生施好音很关心报纸如今如何吸引优秀人才。朱大建说:“纸媒仍有优势。它会教会你如何言简意赅地写小文章,它会教你怎样具备新闻的敏感性,还会教会你怎样提问题。金子,在新媒体可以发光,在传统媒体也可以发光。”
跨越95周年,迎接百年华诞,仅有5年时间了。转型、融合,引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都是复旦新闻学院和新民晚报这两个中国新闻业界的“最早”今后必走之路。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