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前,闵行区浦江镇勤劳村发布了《勤劳村志》,近300名村民欢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部45万字村志的诞生。
《勤劳村志》不仅记录了勤劳村的历史变迁,更展现了勤劳村“勤为本,劳则兴,民得福”的治村理念和文明成果。这部村志的编纂历时两年多,于今年6月通过终审。
图说:村志发布活动现场 浦江镇供图(下同)
据村志记载,三国时期吴王孙权狩猎的地方,留有“仓桥”“旗杆地”历史遗址,就在今天的勤劳村七组、八组。1956年,诸桥、仓桥、孙吴、顾任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朱家村合并,首次以“勤劳”冠名,成立勤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从此,勤劳的地名沿袭至今。
勤劳村自古以来就有和睦邻里、敬老家风的美誉,目前记载的90岁以上老人111名(健在的37名),其中百岁老人年龄最大104岁,目前健在的有2位,一人103岁,一人101岁。“孝老爱亲”已成为勤劳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村志里记录了许多感人故事,其中朱雪珍老人的经历尤为动人。朱雪珍1921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尽管经历了无数风雨,她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在95岁高龄时,还把生活过得有声有色,经常参加旅游活动。朱雪珍的子女们说:“母亲就是我们的榜样,她的坚韧和乐观教会了我们要珍惜现在、感恩过去。”
图说:勤劳村村志
朱雪珍的女儿陈林宝和儿子陈文标,对母亲的照顾无微不至。无论是在物质条件改善方面,如为母亲购置电热毯、羊毛衫、电风扇、空调等,还是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上,如每天为母亲准备热水泡脚等,子女们都倾尽全力。当母亲提出想要新衣物时,他们就会及时准备;当母亲希望出去走走,他们也会陪同。即便是简单的饮食,也会根据母亲口味精心准备。
勤劳村党总支书记计跃军说:“勤劳村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努力,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让更多人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和温暖。”
计跃军说,村志的发布是对过往的纪念,更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勤劳村将继续秉承“勤为本,劳则兴,民得福”的理念,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打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勤劳村的故事,是浦江镇乃至更大范围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据统计,目前浦江镇有全国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10个。
通讯员 宋诗清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