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华东理工大学举办“人工智能背景下理工科大学新文科建设论坛”

华东理工大学举办“人工智能背景下理工科大学新文科建设论坛”飞入寻常百姓家

教育 2024-10-14 09:01:07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张炯强  

日前,“人工智能背景下理工科大学新文科建设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举行。多位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负责人和资深学者,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理工科大学新文科建设”这一主题展开了研讨。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介绍,该校在强化工程特色教育的同时,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布局建设人文学科。学校正发挥学校化工、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以及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优势,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不断构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在题为“新文科建设的宏观态势与重点任务”的报告中,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樊丽明对“什么是新文科”“为什么建设新文科”“如何建设新文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指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已经对文科教育产生了颠覆性影响,甚至正在重塑文科教育。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新文科教育可以从博学转向慎思、从专学转向通学、关注科技发展、学习新技术工具、专业文科教育精品化五个方面实现变革,着重培养学生超越人工智能的文科技能和沟通情感思维的能力。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作了题为“理工科大学新文科建设逻辑与路径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他认为新文科建设与全人培养、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相契合。新文科建设不是“牌子”,也不是“帽子”,而应该是沉甸甸的使命。他从理工科大学“新文科”建设面临的五大现实瓶颈出发,提出内化与外化两种路径。最后,他对东莞理工学院新文科建设的探索经验进行了分享,并强调对于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来说,文科教育是主要的软实力,是关键的巧实力,是硬实力和锐实力的支撑。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浙大城市学院原校长罗卫东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报告。他从数字社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传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数字化转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已经进入数字化新阶段,社会科学家需要与数据科学家进行紧密合作,从融合数字技术,打破学术分野两方面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范式和体系进行创新和构建。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阎海峰对论坛进行总结时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理工科大学如何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他希望,以人工智能为翼,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各相关专业的深入融合,以更为先进的数据支撑、算法支撑、智能支撑完善研究成果,为实现新文科建设的育人和科研目标,贡献华理智慧,形成华理模式。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编辑:钱文婷
举报

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