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孙云)今天是国际志愿者日。昨天举行的“志愿杨浦”主题研讨会首场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老杨树宣讲汇”回信精神暨“寻迹人民城市”城市讲述志愿服务总结会透露,今年以来,杨浦区委社工部紧扣人民城市建设主题,以健全新时代杨浦区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为主线,着力增强志愿服务社会合力和工作实效。自“寻迹人民城市”杨浦城市讲述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创立以来,全区已成立16支城市讲述志愿服务队,700余名讲述志愿者活跃在杨浦滨江沿岸、城市地标、特色街区、文博场馆等场所,积极争做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如何让志愿服务发挥最大作用,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志愿服务?我觉得首先要在内容上精准对接社区的需求;在对象上,要动员更多青年力量参与治理;还要建立激励机制。”在圆桌对话环节,长白新村街道副主任谢静结合228街坊城市更新中的志愿服务,谈了三点经验,引发在座不少听众的兴趣。
图说:“志愿杨浦”主题研讨会首场活动昨天举行。孙云摄
“青年在志愿服务中成为了更好的自己,社区因为青年的加入焕发新的生机。”谢静介绍说,今年以来,街道组建了一支228青年宣讲团,团队中30余名讲解员均具备英语四级水平,其中6人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他们不仅能用年轻人爱听的语言讲好228故事,还能接待外宾,让国际友人了解上海的工人新村文化。以此为基础,街道还计划在区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开展“人民城市人民讲”228街坊城市志愿讲述项目,建立志愿服务阵地,继续发展小小志愿队、青年志愿队、老住户志愿队、外籍人士志愿队、商户志愿队等5支志愿分队,开展少儿阅读马拉松、英语讲述大赛、我和228故事分享会等新颖活动,不断打造228街坊志愿讲述服务品牌。
联劝公益基金会、达达集团、百益社区服务中心等志愿服务工作者代表和专家学者也各抒己见,提出“建立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多方共建开展项目共创和联合传播”“通过党建平台、积分激励、评优展示等机制,引导骑手志愿服务从单向关爱走向双向奔赴”“关注志愿者对‘参与目标’、‘参与过程’和‘参与价值和策略’的认可度,逐步取得更广泛的共识”等高质量建议。
活动中,《“寻迹人民城市”杨浦城市讲述志愿服务参与指引》正式发布,全市首家区级志愿服务“赋能工作室”——“志愿杨浦”志愿服务赋能工作室揭牌成立。该工作室将以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导向,以社区为重点场景,以制度设计、专业指引、赋能策略、项目培育为支持工作导向,构建“3+3+3+N”区级志愿服务赋能支持体系,为打造志愿服务“杨浦样本”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同时,结合国际志愿者日主题,46项涵盖惠民服务、新就业群体关爱、就业帮扶等各类重点志愿服务活动正在杨浦各个街道、社区如火如荼地开展,欢迎市民来杨浦做志愿者,也欢迎来感受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