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科学传播发展指数”研究

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科学传播发展指数”研究飞入寻常百姓家

教育 2017-04-21 14:32:39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马亚宁  

图说:上海在全国首创“科学传播发展指数” 图片来自上海科委官方网站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 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科学传播发展指数”研究,作为第三方指标体系首次评价对政府科普投入是否产生相应的“科学影响力”。昨天,由上海科普教育促进中心、沪杏科技图书馆和同济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课题组,对外公布了初步成果:经过对全国部分省市“十二五”期间的指数测算,北京、上海、浙江分列前三。聚焦上海各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黄浦区、奉贤区名列前茅。据悉,今后将每年定期发布指数,供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参考,促进我国各地区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

在科普领域,我国已有中国科协和科技部主导的两个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体系,然而在科普供给侧方面,尚缺少整体性量化指标。长期以来,科学传播工作因量大面广,对其绩效缺乏一个科学、客观、独立的评价指针,导致科学传播资源配置较分散、一些科学传播投入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成为困扰科学传播工作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为此,“科学传播发展指数”结合传播学理论,遵循科学传播发展规律,期望既能反映促进科学传播的整体投入,又能够体现科学传播的发展成效,从而建立起区域公民科学素质数据与科学传播工作之间的动态传导机制,进一步提升科学传播工作的效率和效能。该指数由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活动、科普经费和科普传媒等方面组成一级指标体系,并根据全国部分省市和上海市各区科普统计的特点分别设立相应的二级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值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建立了科学传播发展指数计算的数学模型。

利用该模型,课题组根据“十二五”期间全国部分省市和上海市各区科普统计资料,进行了初步测算。在全国部分省市指标体系中主要选取了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四川省,以及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庆市等12个省市,测算结果显示,上海科学传播发展指数在“十二五”期间均位于全国前列,并呈现整体上升态势。

对上海各区科学传播发展指数的计算与比较分析显示,不同区域在资源投入与发展成效上的差异较大,各一级指标指数的不平衡也显示出对应区域的科学传播发展方向也有所不同,从而可以为区域科学传播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数据支撑。经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光明、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员缪其浩等从事科学传播的科技管理和研究等多方专家的论证与研讨表明,该“科学传播发展指数”的指数指标体系科学合理,测算的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政府对科学传播的投入与成效,对促进科学传播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海市科委发展研究处副处长孙中峰建议,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背景下,科学传播发展指数研究可引入国际上的数据,使上海能够与国外科技创新发达地区进行比较,为政府部门提供具有国际视野的决策依据。

编辑:曹刚 举报

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