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为他们的自强和努力点赞 华理“励志计划”首届学子逆袭毕业

为他们的自强和努力点赞 华理“励志计划”首届学子逆袭毕业飞入寻常百姓家

教育 2018-06-29 18:47:22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易蓉  

图说:今年首批“励志计划”学子毕业  来源/学校供图

4年前,为促进入学机会公平、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学子享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华理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励志计划”(高校专项计划),42名勤奋好学的农村理科学生通过笔试和面试,在高考成绩达到当地理工类一本线后,被华理正式录取。今年,首批“励志计划”学子毕业。他们尽管基础相对薄弱却从未掉队,还交出一份漂亮的“毕业答卷”——大学四年,共有82次人次获得优秀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和奖励;12人继续深造,其中7人以优异的成绩保研;20人直接工作,其中1人被世界500强企业录用;2人参与西部支教,1人参加“西部计划”,2人参军入伍归来……

除了勤奋  没有捷径

从“希望不挂科”到专业第一,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田恒实现了“逆袭”。四年前,刚入读华东理工大学的田恒写下了自己的目标:不挂科、英语要过四级、回家。刚入学时,田恒觉得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基础课都有些听不懂。“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跟上大家、不掉队,听不懂,就课前预习梳理难点,课堂上认真记笔记、抓重点,课后复习巩固。”就这样,田恒完成了从“不会学”到“会学习”的转变,信心一步步树立起来,成绩也一路飙升:从听不懂,到专业第八,专业第三,再到稳坐专业第一。

大学四年,他从未缺过一堂课;为了集中精力听清老师的授课内容,从未离开过教室前三排的“学霸区”;每天坚持课外学习两个小时以上,周末更长达五六个小时;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为了保证充足的精力,甚至养成了在吵闹环境中入睡的习惯……“除了勤奋,没有捷径。”说完这句话,田恒腼腆地笑了。

独立完成四年费用的积攒

“励志计划”学子都来自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压力是他们成长路上的一道拦路虎。为了免除家庭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华理优先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入校即上岗”。据华东理工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崔姗姗介绍,首届“励志计划”学子中,有31人参加了勤工助学,靳惠宇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学费是用助学贷款,生活费全部由我自理。”靳惠宇算了一笔账,通过勤工助学和暑期兼职,他大约挣下了4.2万元工资,加上助学金、奖学金,大学四年,没有花家里的一分钱。除了靳惠宇,很多同学都选择将勤工助学“进行到底”:方宏龙只在大一开学时从家里拿过一万块钱;杭天琳连续三年被评为华理勤工助学实业集团的“优秀员工”;张欢欢现在还担任着徐汇校区报亭的经理……

图说:徐汇校区学校大门  来源/校方网站

得到爱,也给予爱

 “在华理,得到的关爱太多了!” 今年7月,方宏龙将作为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云南寻甸支教一年。从山里来,到山里去,他想将自己得到的爱,分享给更多的孩子。

初入大学,方宏龙曾感到无措和迷惘:陕西省的英语高考不考听力,但在华理,大学一开学就要进行“听说读写”全方位的英语测试;参加勤工助学和社团活动,却因为很少接触过办公自动化软件而无从下手……其实,不只方宏龙,这也是大部分“励志计划”学生的“痛点”。“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学校的学业帮扶,给他们带来了信心:“励志计划”的学生们提前一周入学,参加重点强化英语和计算机课程培训的学习辅导班;大学英语党支部“结对”帮扶,根据每个人特点,在听力训练、发音语调、语感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一系列的帮扶,不但缓解了方宏龙他们的困扰,还帮助他们在学业之路上走得更好了。经过帮扶,4名“励志计划”学生辅修了第二专业并获得学位,其中,3人辅修英语专业、1人辅修计算机专业。

“励志计划”学子们在感受温暖的同时,也将光和热带给更多的人:上海市外国留学生龙舟赛场上,有他们志愿服务的身影;华理“小蜜蜂义工队”活动里,有他们整理废旧书籍、回收废旧衣物的辛劳;华理“爱心宿舍”活动,有他们为校园环保与绿色付出的努力;“无偿献血”倡议一发出,他们又毫不犹豫地撸起袖子……据崔姗姗介绍,“励志计划”学子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比例是100℅。

报效桑梓 矢志不渝

“我的‘西部计划’面试过了,现在在等体检通知。”这一刻,杭天琳已期待很久。杭天琳来自云南寻甸县,是村里的第二个大学生、第一个女大学生。四年前,她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改变家乡状况,尽力让它进步、繁荣。

为了实现目标,杭天琳四年来一直关注时政,并利用暑假到上海市徐汇区政府部门挂职学习。然而,运气却似乎一而再地与杭天琳开玩笑,她的公务员考试之路并不顺畅。虽然有些气馁,但她不放弃努力。终于,“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如果被录用,也许不会分到寻甸,但能回到云南,就让我非常开心了!”杭天琳说。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华东理工大学的舞台上,“励志计划”学子实现了自我、完成了蜕变。今天是他们的毕业典礼,今后他们的人生又将翻开新的篇章。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通讯员 张婷

编辑:张泽茜 举报

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