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首席记者 姚丽萍)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一周年,海派甲骨文书法家丁辅之诞辰140周年。今天下午,“海派甲骨文书法艺术传承展”在田子坊举行,本次展览由上海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日本丁鹤庐研究会、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联合主办。
图说:海派甲骨文书法艺术传承展”在田子坊举行。陆佳 摄
甲骨文是汉字鼻祖,是最早的中国书法。2017年10月,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字符有4000多个,已经辨识出的甲骨文字符近2000个。
上海是“甲骨学”的发源地。1903年,刘鹗从收藏的甲骨文中精选1058片,在罗振玉的支持下墨拓石印出版《铁云藏龟》,揭示了“甲骨”的文化价值,拉开了“甲骨学”的序幕。这本书的出版,让“甲骨”实现了从“药材”到“古董”再到“文献”的升华,成为广大甲骨学学者的权威研究资料,在甲骨学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开创之功。
《铁云藏龟》的出版,还形成了上海甲骨文化圈,其中不乏知名文化学者罗振玉、王国维、叶玉森、胡厚宣……甲骨文书法家丁辅之、简琴斋、孙儆、刘体智……。“这些甲骨文收藏家、甲骨学者、甲骨文书法家对甲骨文的贡献是永恒的,应该载入上海甲骨学的发祥史。”上海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理事长冯毅说。
今天,参展“海派甲骨文书法艺术传承展”的书法作品共有81幅,分别出自上海和台湾的甲骨文书法家之手,“新时代,传承中华文脉,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甲骨文书法不但是联系两岸一家亲的纽带,也是向世界推介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遗产。”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韩志强说,今年年底前,继续田子坊的展览之后,“海派甲骨文书法艺术传承展”还将在日本举行巡回展。
编辑:顾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