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民办(私立)高校校长论坛在临港举行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民办(私立)高校校长论坛在临港举行飞入寻常百姓家

教育 2019-10-23 12:59:06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郜阳 通讯员 桑正  

图说: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民办(私立)高校校长论坛 采访对象供图.jpg

图说: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民办(私立)高校校长论坛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民办(私立)高校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中,如何突出作为?在技术飞速变化趋势下,如何适应变革?在落实产教融合的新要求中,如何发展特色?日前,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民办(私立)高校校长论坛在位于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上海建桥学院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近50所民办(私立)高校和台商企业代表出席论坛。

民办高校是职教重要力量

在职业教育领域,民办(私立)高校是重要的力量。在台湾地区,私立科技大学在技职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高校产教融合成效卓著,职业教育认同深入民心。大陆民办高校较公办高校体制机制更为灵活,其中不少由企业创办,与企业有着天然纽带,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发展方面同样具备优势。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两类教育,发展好这两类教育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才的路径。”全国政协原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惠强指出,“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时,也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这离不开职业教育对人才多样化的培养、对技术技能的传承。”

职业教育需因时而变

工业4.0时代,强调生产智能化、产品客制化,这种趋势将引起职场、职位、技能要求等方面的改变。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清基教授认为,企业要求员工拥有双学位、跨领域的趋势相当明显。教育也要因此去调适人才培育的目标与功能,进入以智慧校园、客制化、创新化教与学的4.0时代,如通过校企合作、通识教育等培养第二职能专长的跨界人才;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打造智慧校园等,将原先对垂直专门型的“T”型人才培育,转为复合型“π”型人才的培育。”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名誉主席李进认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从观念上要变革“学而优则仕”,确立“技而优则才”。职业教育是崛起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时代的一种新型学校、现代教育体系。它围绕技术而生,具有地域特点,落脚点就是让学生能体面就业。

新片区助推职教发展

上海建桥学院校长朱瑞庭介绍,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护理学、珠宝首饰设计等专业,建设紧密对接自贸区产业链的8个专业群,构建“核心素养+能力本位+成果导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做好新片区背景下的“产教城”融合这篇大文章,为临港发展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下一步,学校将按照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产业的原则,充分整合临港政、校、企资源,倡议和创办一所共建、共享、开放、创新的新片区虚拟大学,为新片区建设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昕表示,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以上海建桥学院为代表的一批民办高校积极对接社会区域经济发展,这是提升学校发展能级,提升学科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最便捷、最可靠的路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通过产教融合的引导与推动,能够培育出适应上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通讯员 桑正

编辑:钱文婷 举报

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