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上海交大绞吸船“家族”部分成员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上海交通大学有一个110教研室,是交大编号第一的教研室,也是现在的船舶设计研究所,还是一个充满能量的“传奇”。这个教研室走出了我国造船界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今年103岁的杨槱,“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谭家华,国内高校唯一一位“船舶设计大师”何炎平以及他们身后一批批年轻团队。
从大江大河到大洋大海,老中青三代船舶人追逐着同一个海洋强国梦,坚持从事开创性高技术船舶和装备研发,他们立足优势学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引领产学研用。在团队研发的一系列开创性的高技术船舶和装备之中,有60余艘大型绞吸挖泥船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已成为我国疏浚行业的主力军,年挖泥量超10亿立方米,年产值过百亿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港口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航道疏浚等工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和多项世界纪录,创造了瞩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建设海洋强国、维护国家主权、推进国家战略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相关“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成果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图说:重型非自航绞吸挖泥船“新海旭” 上海交大供图(下同)
勇于开拓 自主研制
60余艘挖泥船默默书写着中国实现海洋强国梦的奋斗史,也是上海交大几代造船人传承、接力的奋斗历程。
谭家华教授今年已经75岁了,他是我国最早从事海上施工设备与特殊装备技术研究的专家之一,长期从事海上施工设备与关键技术方向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为地区和行业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带动了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学科的发展,他主持开发国内广泛应用于水下地基处理的“软体排铺设”装备和技术,是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制的开拓者和倡导者。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谭老师不仅求真务实,更有许多开创性的成果,敢为人先,勇于开拓。”他的学生、船舶设计研究所现任所长何炎平说。何炎平也是我国船舶工业的翘楚,主持设计了世界最大的重型非自航绞吸挖泥船“新海旭”和“新海腾”。2018年起航开赴远海进行“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海旭”是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设计的第56艘大型绞吸挖泥船,实现了完全国产化,具有里程碑意义。
总长138.0米、总装机功率26100千瓦、标准疏浚能力6500立方米/小时的“新海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它的挖掘、输送、定位和控制等核心系统均实现国内设计、制造,这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大型绞吸挖泥船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及总装建设和配套设备建造的完整产业链。
图说:天鲸号
传承精神 共同拼搏
除了谭、何两位大师,教研室还有几乎所有交大造船人的偶像与榜样——我国造船界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已经103岁的上海市教育功臣杨槱。
何炎平记得,有一次在广西防城港,研制的挖泥船首次挖掘岩石,当时已经65岁的谭家华老师带着大家出海上船,现场考察挖掘岩石的工作状况和船舶设备的运行状况。而谭家华的这份坚持则是受到老师杨槱的影响,“杨先生几十年来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他在90多岁时,还坚持用电脑每天敲几百个字,经过几年,写出了30万字的著作。”谭家华说,“杨先生今年103岁了,他还牵挂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年轻人的培养,把自己的存款捐出来成立杨槱基金,奖励将来要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事业做贡献的年轻人。”
图说:110教研室团队
师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为交大船舶人领航。十几年来,研究所里的每个人加班不计其数,寒暑假也几乎没有休息,因为每天8小时对教学和科研来说远远不够。“支撑大家日复一日辛苦坚持的原因,是我们不仅想完成任务,更想要做到最好。我们希望每一条船都有新的进步,所以大家拧成一股绳儿,自己推着自己继续往前走。” 何炎平说。
海洋强国梦,不止属于杨槱、谭家华、何炎平,也不止属于交大船海系。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与兄弟单位合作,默默用近20年时间走过了别的国家100多年的发展之路,几代人用实干和智慧攻破了泥泵、绞刀头、定位钢桩、集成系统等一项又一项技术,让我国的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设计和制造不断进步,带动了整个制造产业的发展。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
【延伸阅读】
16年建成56艘绞吸挖泥船 “巨无霸”助力海洋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