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 通讯员 桑正)25日,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学发展联盟产教融合研讨会在沪举办。本次研讨会聚焦“产教融合:机制创新与协同育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校际交流的形式,共同探讨产教融合新生态,协同育人新机制等当前热门话题。
上海临港产业大学校长王春华分享了临港产业大学在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上的一些探索实践。他表示,临港产业大学因国家战略落地应运而生,成立两年以来,构建以管理和运营两大平台为核心的组织架构,整合高校、政府及园区服务能力,链接名校、名企、名家优质资源,为临港新片区建设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未来,产业大学将通过全面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积极申报市、区人社资助项目,启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对外拓展项目,成长为有效提升教育质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平台。
上海建桥学院副校长杨俊和教授介绍了该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探索。杨俊和说,现代产业学院是实现深度产教融合育人的模式之一,充分发挥政府具有政策资源的导向优势,企业具有先进设备、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的市场化优势,高校具有教育性和公益性优势等,整合协同不同主体的资源要素形成综合育人优势,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同时吸纳整合行业规范、企业精神、创造文化等资源要素,将之深度嵌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在谈到如何推动教师教育水平提高和提升高校运营能力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以研究引领教育,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结合企业技术和资金优势,以产业技术的创新需求,指导高校科研攻关与课程开发;二是要以科技创新教学,积极响应智慧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需要,推动智能时代教学变革与教师素质素养提升;三是要以产业服务反哺教育,以现代产业学院为依托,以组织创新为抓手,提高教育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
本次研讨会由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学发展联盟主办、上海建桥学院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