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院长孟钟捷,近日在今年的市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加强上海市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建议。他说,目前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资源、研究资源、师资、实践项目等仍未完全盘活,各高校间,高校与科研机构、头部企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间的协同、互通、共享亦显不足。
孟钟捷建议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创新行动,专设拔尖人才培养改革专项。在现有教委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中,以教育部拔尖基地为改革试验区,专设拔尖人才培养改革专项,支持探索拔尖学生选拔机制、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个性化培养机制、学术创新提升机制、国际交流合作机制、长周期评价跟踪机制等,支持形成面向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区域特色突出的系列拔尖人才培养范例。
组建上海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协同培养机制。组建拔尖人才培养联盟,联盟单位包括高等教育学校、基础教育学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协会等,形成育人共同体。横向上,推动跨校课程、实践项目共选,学分互认,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共享,定期联合发布产业难题、科研难题,倡导自主科学猜想,鼓励并配套支持学生组建跨校、跨学科、跨学段研究团队,揭榜攻关,开展前沿科学探索。纵向上,设立本研衔接培养项目、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面向中小学生组织各类基础学科夏令营、冬令营,开放暑期课程,建立中小学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方式。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以创新问题为抓手、育人共同体为支撑,促使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