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作为保障上海市民“米袋子”的主力军,光明农发集团今天在崇明发表《鲜米宣言》 张钰芸 摄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钰芸)人勤不负好春光,三月田头备耕忙。这两天,一台台农机往来穿梭在崇明岛的万亩良田,翻耕土壤,平整土地,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
随着春日稻田即将种下新禾,作为保障上海市民“米袋子”的主力军,光明农发集团今天在崇明发表《鲜米宣言》,承诺“光明谷锦”品牌“只做当季鲜米”,实现由“吃饱饭”到“吃好饭”的转变。
光明农发集团是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生产水平最高、最具完整产业链的专业化农业企业,拥有自有耕地面积35万亩,大米日加工能力1600吨,粮食存储能力160万吨,在上海崇明、苏北、东北、安徽等地建有多个生产基地,构建起集种源、种植、收储、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发挥“从源头到终端、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业全产业链优势,光明农发集团成为大米行业首家向社会承诺“只做当季鲜米”的企业,即选用当季收获、低温储存、四季保鲜的稻谷加工大米,最大程度保持稻米的新鲜度,更高质量夯实上海“米袋子”供应底板。
“农业航母”如何驶入“鲜”赛道?光明农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斐然表示,“光明谷锦”将聚焦“鲜源、鲜域、鲜智、鲜仓、鲜艺、鲜速”六个维度打造“鲜米”。
在鲜源上,研发推广节氮型优质水稻品种,从源头保证稻米品质;在鲜域上,生产基地位于世界级生态岛(崇明)、世界自然遗产地(大丰)等生态纯净、环境良好的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在鲜智上,专业团队自主种植,打造“无人农场”,发展智慧农业,用匠心与科技培育优质大米;在鲜仓上,稻谷收获后存储于低温锁鲜的智能谷仓,让每一粒稻谷保持新鲜活力;在鲜艺上,采用鲜稻现碾等技术,锁住大米营养成分;在鲜速上,构建基地直达城市的物流体系,将新鲜加工的大米快速送达。
为什么要用卖生鲜的思路来卖大米?在发布会现场,业内专家表示,不管是从品种还是新鲜程度,这届“干饭人”们对米饭有了更高的要求,新米、产地、香味都成了购买关键词。
“稻谷是会呼吸的生物,而在其呼吸过程中,会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米香味和口感也会逐渐下降。”光明农发集团总监严海波表示,为了保留大米的香味和口感,当季鲜稻以新型的低温碾米技术进行加工,并以最快的速度走向大众餐桌,“在半径300公里的区域内,可以做到隔天送达”。
“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小包装大米已经成为新的消费趋势,可见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舍弃陈米,转向最佳赏味期的鲜米。”上海商情信息中心主任原立军表示,最近五年以来,市场上的五公斤装大米的销售占比,从15%增长到了30%以上。在大城市,“少量多次”的消费特征更为显著。
为了把“光明谷锦”品牌优质大米送上更多市民餐桌,光明农发集团将实施“大品牌、大单品、大渠道”战略,在大型连锁商超、电商平台、生鲜新零售、膳食团购等全渠道持续发力、加强布局,推动鲜米走进千家万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