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大江北望》以历史和艺术的交汇呈现,犹如当年吴淞江与黄浦江的交汇入海一样,将相关的人与事在舞台上演绎出来。剧名中的“北望”,既含有古人创造性地将浩淼大江引流向北的史实,也含有今人审美性地对前贤伟业崇仰致敬的觉悟。
话剧《大江北望》以史实为基础,在主演沈磊由浅到深、从表及里,时而迂回辗转、时而挥洒爆发的表演中,一个古代优秀士大夫的形象鲜活地展现于观众面前,其理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其有为的决心和无奈的犹豫,其最早的初心和最终的抉择令人时而唏嘘、时而感奋。我认为全剧最精彩的创作,就在于对夏原吉按古法而行,在即将完工前得到升任户部尚书之职的情节设置。史载夏元吉治水前便已担任此职,三年后的再任只是顶替去世的前任而已。主创将夏的“再任”改为“升任”,强化了人物不求个人政绩、惟求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和志向抱负,从而为“廷辩”这场重头戏打下了理性和情感的动机基础。从夏的整个政治生涯看,我认为上述设置具有历史的支撑,产生了很强的戏剧合理性和艺术逼真感。
我想起一位爱把生活中的争议性事件搬上舞台并以“纪实戏剧”著称的瑞士导演米罗·劳说的一番话:“目的不是描述真实,而是使表达本身成为真实。”(米罗·劳《根特宣言》)纪实文献剧尚且如此,历史故事剧就更应如此了。具体而言,历史的真实性指向过去,艺术的逼真性指向当下。至于如何做到相对平衡,戏剧家则可以各抒己见、各显其能。
与夏原吉相比,主创对叶宗行、郑和这两位配角的塑造较为纯粹,前者坦诚执着,后者理解宽容,与总体勇毅进取却时常踟蹰顾盼的主角分别展开了从误会到理解、从争论到合力的情节历程,并融入了整个治水的戏剧矛盾之中。令观众在亦清晰亦复杂的叙事中产生从“逼真性”的动情向“真实性”的寻根的愿望,只可惜叶的史载内容实在太少。主创对朱棣的笔墨不多,却很可信——须知封建社会,优秀人才的成功不仅要仰仗于明君,而且要归功于明君本人。作为一部历史剧,《大江北望》的题旨表面上可概括为“上圣、中贤、下能”的良好格局,一个儒家理想的政治社会关系。这种关系罕见而极珍贵,是中华文明连续、创造、统一、包容、和平等突出特性的前提及表现,拥有历久弥新的传承和发展价值。
该剧尾声将“古人”与今人同台,旨在打通古今特性、延续精神脉络,令人追风慕德、见贤思齐。此时的观众应可发现其更深远的题旨——“仁者爱人”等儒家优秀文化精神,须与比其更先进的政治思想、更文明的社会制度、更和谐的人文环境相结合,方可使其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因此,该剧的意义不仅在于讲了上海故事,更是讲了中国故事;不仅讲了古代人已经做的事,更是呼之欲出地讲了当代人应该做的事。(友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