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供图
第十五届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暨第七届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颁奖典礼昨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大赛由华东师大、上海市作协和上海市教委联合主办。
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冠以徐中玉、钱谷融两位文学大家“中”“融”之名,以小说为体裁,主题不限,面向海内外文友征稿,鼓励有志于创作的文学爱好者体察社会现状,为世间谱写文学画卷。本届赛事参赛者年龄最大为60岁,最小为13岁。在终审环节,大赛邀请到著名批评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晓明,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教授、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著名批评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著名作家、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孙甘露担任评委。最终,第十五届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评选出获奖作品19篇,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入围奖10名。第七届上海市大学生原创文学大赛评选出获奖作品4篇,其中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
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曹友谊、华东师大中文系系主任文贵良出席并讲话。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宣读了获奖名单。
孙甘露表示,在评审过程中可以深切感受年轻一代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思想教养,可以看到未来文学发展的希望。
第十五届中融华语原创文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朱禹同(笔名牧小江)说,青年创作者与成熟作家还有一定距离,但仍然可以充分调动个人经验,从书本上学习、从梦境中获得,让感性觉知层面异军突起,在弹性十足、高密度的想象力中把文字搭建。
新民晚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