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古时,人们将缥缈难抵的仙山唤为瀛洲,上海崇明岛自诞生便有东海瀛洲之称。中国琵琶四大流派之一的“瀛洲古调”,就孕育于这座“仙岛”,迄今有逾360年历史。
在文旅部上月公示的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55岁的琵琶演奏家王臻赫然在列。作为这一古老琵琶流派当下唯一传人,谈及岌岌可危的“瀛洲古调”,她神色凝重道:“‘瀛洲古调’的传承发展面临两大难题,首先是古谱记载曲目亟待恢复,其次是人才断层、青黄不接。”因此,一时一刻都不敢懈怠,“我现在天天锻炼,为尽可能延长职业生涯,留出时间来传道授业、传承传播,让这一独特的琵琶流派‘益寿延年’。”
图说:琵琶演奏家王臻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下同)
小曲大能量
“瀛洲古调”(即崇明派)琵琶艺术源自清朝康熙年间。创始人贾公达师从明末清初北派琵琶大师白在嵋,后经范正奎、李连城、宋楚玉等几代名家的发展创新,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兼收南北琵琶演奏风格的同时,并蓄崇明岛风土乡音,将“北派琵琶”之刚劲大气和“南派琵琶”之淳朴清丽融为一体,浑然天成,韵味隽永。
王臻自5岁起跟随母亲——“瀛洲古调”琵琶传人殷荣珠学习,记忆里尽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她至今记得妈妈教给她的第一首古曲是《小月儿高》,那时她不过10岁光景,并不很明白所谓的流派,但却被“古调”深深吸引:“古谱记载的作品篇幅短小但曲风轻快,弹来令人心生欢喜。”如今,在练习那些气势恢宏的大作品感觉疲累时,她依旧会拿儿时的启蒙曲来解乏。
“瀛洲古调”琵琶讲究演奏指法“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可促”。左右手技法以“加花”见长,音色细腻柔和,善于表现文静、典雅的情感,显现出闲适、纤巧的意趣。王臻说:“别看古调多为小曲,却极有味道,就像入口生津、回味无穷的上海小菜,它描绘生活场景、传递自然气息,带给人大大的正能量。”
留住原生态
尽管“瀛洲古调”派琵琶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但随着殷荣珠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离世,能够全面掌握和传承这种艺术形式的人才越来越少。目前,仅王臻一人能够演奏全部古调,这为流派的传承带来巨大的压力。
整理恢复古曲、培养新生力量是面前最棘手的两大课题。王臻说:“‘瀛洲古调’流传下来的古谱记载了45首曲子,但至今能在舞台上完整呈现的只有21首。”古曲的恢复并不容易,它们有的曲谱残缺,有的在技法上存疑,恢复需要参考同时期旁系琵琶分支的发展,旁征博引、谨慎推敲,才能无限接近古曲原貌。
此外,人才的青黄不接是又一难关。学琵琶的孩子虽多,但技法过硬的凤毛麟角。传承“瀛洲古调”既需扎实基本功,又要耐得住寂寞。要吃透流派技法,又不能太过“博采众长”,否则容易“串味”。所以即便收徒,王臻也是慎之又慎。如今,她有10多个徒弟,最小的10岁,最大的15岁,她的计划是,“我教到70岁,哪怕最小的那个也有25岁了,把他们带出来,这样‘瀛洲古调’就有了一批年轻的老师,可以再收更年轻的传人。”
所幸,如今这一古老琵琶流派的传承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今年开始,上海音乐学院特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习学生招生名额,让学生能够系统又长久地学习这一琵琶艺术。王臻的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保护传承工作室5月将在上音附中揭幕。她说:“作为国家级‘瀛洲古调’派琵琶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对于流派艺术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创新,我义不容辞。”
古调焕新生
虽已有360岁“高龄”,从历史中走来的“瀛洲古调”,却从未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一代代传承者在每个时代都为它留下了焕新的足迹。昨日的采访在排练间歇完成,王臻忙着为学生排练即将参赛的曲目《飞花》。这首根据古曲改编的作品,运用了古谱中的调式,却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加入现代作曲技法,90后作曲家王之弋为其注入了年轻人的思考。
王臻创作的瀛洲古调组曲《日夜行》(暂名)也即将问世。此外,她挖掘、整理、恢复的古曲《汉宫秋月》《三潭印月》也将收录在即将出版的“瀛洲古调”曲谱中。数十年教龄,王臻清楚知道“古调”传承面临的困境:“现在时代不同了,再珍贵的技艺也需要结合时代,才能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因而她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倾听学生的心声。
最难得的是,即便工作繁重,她也没有被这份紧迫感带偏了节奏。站在一旁,看王臻为学生示范《寒鹊争梅》《狮子滚绣球》,都是得心应手的初级曲目,她却弹得极为投入,忘情时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源自崇明岛的“瀛洲古调”,讲究的就是一份松弛感,而烫着爆炸头、穿着动漫T恤,却悠然自得地弹着古老琵琶曲的她,仿佛让人看到了古调新生最美的样子。
(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