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上海电机学院校领导及中层干部与学生结对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我是一名来自贵州的土家族学生, 以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身份进入大学校园。开学前,家庭发生变故,学校提供的绿色通道帮我解决了生活困难。”这是上海电机学院学生何佳乐的感慨。近日,上海电机学院127名领导干部与127名学生结成对子,双方互赠联系卡,何佳乐也是其中一份子。
大学校园里的结对,会做些什么,又会给年轻人带来什么?校方给出的答案是:结对帮扶机制将精神引领与物质帮扶相结合。结对干部将作为结对学生的成长导师,提供学业指导、心理支持和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帮助。
一直以来,这所大学的资助育人工作始终坚持把“解困”与“强能”“励志”结合起来,创新构建了以“奖、勤、助、贷、减、缓、补”7类政策为基础,学业帮扶、心理帮扶、就业帮扶、结对帮扶4种机制为导向,资助诚信主题教育、资助宣传大使、故事讲演大赛、优秀典型宣传4个平台为核心的“7+4+4”育人体系。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多名受助学生在资助育人体系的帮助下感恩反哺,顺利完成学业后选择扎根基层建功立业。2023届毕业生白玛拉卓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帮助下,心怀感恩,积极组建资助宣传队伍,回乡进行资助政策宣传;在历年的献血等实践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中,也少不了她的身影。她认为,作为受助者,自己有责任传承这份关爱,去帮助和关心他人。毕业后她选择回到家乡西藏工作,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继续绽放青春光芒。
图说:“小海鸥”朋辈学业帮扶
此外,学校还建立起资助育人协同联动机制,依托“小海鸥”朋辈为学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帮扶;开展针对困难学生的专业心理咨询活动,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与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训练营,为学生搭建职业发展平台;持续开展校领导及中层干部与学生的结对帮扶活动,以成长成才为目标深耕成才型资助,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记者了解到,就结对帮扶来说,近两年来参与帮扶的校领导及中层干部达150余人次,累计帮扶学生260余人次。通过深入教室、走访宿舍、交流座谈,全面了解结对学生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有些干部邀请结对学生加入自己的科创团队,指导学生“学习+竞赛”,双线并进;有些干部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携带教具送教上门;还有些干部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增强他们“真刀真枪”就业本领。在这些结对学生中,累计有60%以上的帮扶学生获得过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各类校内外奖项。
作为唯一一名在大三时就获评“校长奖学金”的学生,来自河南平顶山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刘圣典说,国家和学校的奖助体系就是他向“优秀”前进的全部底气。他相信“自古寒门出俊才”,因此他学习刻苦,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志愿服务、学科竞赛和科创活动。“如果说老师的关心和教诲是一场场春夜喜雨,及时给我们补充生机和活力;那么各类实践和研学更像是营养液和强心剂,支撑我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他告诉记者。
校方表示,学生资助责任重大,将继续完善资助育人体系,以更实的举措推进资助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