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治疗癌痛出“大招” 上海专家为两位肿瘤晚期患者完成鞘内药物灌注系统植入术

治疗癌痛出“大招” 上海专家为两位肿瘤晚期患者完成鞘内药物灌注系统植入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健康 2024-06-03 16:46:33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郜阳,曹希  

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 通讯员 曹希)近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麻醉科孙玉明教授与疼痛康复科缪雪蓉主任团队成功为两位肿瘤晚期患者完成了全植入式鞘内药物灌注系统(IDDS,俗称:鞘内吗啡泵)植入手术。这一方法已被证实为难治性癌痛的有效镇痛手段。

图说:海医大三院专家为两位肿瘤晚期患者行鞘内药物灌注系统植入术 采访对象供图

来自安徽的一位患者在2022年罹患胆管恶性肿瘤,数月来患者腰背部出现严重钝痛,口服消炎止痛药效果不佳,给予吗啡类药物后疼痛仍然控制欠佳且出现较顽固的恶心、便秘等副作用,癌痛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另一位患者来自南通,在2014年患上直肠癌,近几个月因肿瘤肺转移出现了肩部胀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每日口服羟考酮缓释片100毫克后,NRS评分(疼痛数字评分)仍只有5-6分,每日爆发痛达到4-5次。

为了尽快控制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痛苦,经过多学科联合诊疗综合评估病情后,海医大三院疼痛治疗团队决定为两位患者实施鞘内药物灌注系统植入术。在充分的术前讨论和准备后,手术顺利实施。术后,在呼吸内科专家指导下,疼痛治疗团队精心照顾病人,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随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泵内药物的用量。

记者获悉,目前两位患者每日吗啡使用量仅为口服吗啡的1/300,疼痛得到显著缓解,NRS评分为0-2分。两人晚上均能安静入睡,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孙玉明教授称,这一新技术不仅让患者术后短时间内便获得疼痛的缓解,更为肿瘤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鞘内吗啡泵植入手术的优势在于能安全有效地减轻癌性疼痛,降低全身阿片类药物毒性,同时还可使患者精神状态、躯体功能、生活质量及预期生存周期得到相应提高。”缪雪蓉教授指出,“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为更多的病人解决癌痛造成的疼痛性失能,也是医学在人道主义方面所能给患者提供的帮助与关怀。”

【延伸阅读】

1.鞘内药物灌注系统植入术是什么?

鞘内药物输注是近年来国际疼痛界治疗癌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的终极方法之一。所谓鞘内药物灌注疗法,就是将一枚“小月饼”植入体内,药物通过这个鞘内给药泵,输入脊髓蛛网膜下腔,直接作用于疼痛中枢,从而缓解疼痛。用药量仅为传统口服给药剂量的1/300,既可以达到更好更快的镇痛效果,又可以减少对身体的副作用;并且可根据患者个体病情的需要,体外调节药物的剂量。

患者自控的体外遥控器,只有半个手机的大小,当爆发痛发作时,患者可以一键式自控爆发给药,药物在一分钟内就能到达体内,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控制爆发痛。而传统口服药物进入体内后需要消化吸收,至少半个小时才能起效。因此,对于缓解爆发痛而言,患者自控体外遥控给药具有更多优势。

2.哪些患者适合用?

A.难治性癌痛患者:需要长期大量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不能耐受大剂量阿片类药物毒副反应者,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且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

B.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经神经阻滞、神经毁损疗、静脉PCA等方法无法见效的患者。

3.这项新技术纳入医保了吗?

2022年6月15日起,上海市扩大医保支付范围,完善医保支付方法,将“输液泵及导管”等30个医用耗材条目新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其中“植入式镇痛泵”由原先的自费调整为甲类医保,纳入上海市最高报销比例等级(90%以上),为饱受慢性顽固性疼痛的患者,尤其是癌痛患者带来福音。

编辑:郜阳
举报

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