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这一长三角倡议发布,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孤独症人士就业问题

这一长三角倡议发布,呼吁社会共同关注孤独症人士就业问题飞入寻常百姓家

市政厅 2024-09-07 09:31:11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李一能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李一能)9月6日,长三角慈善一体化公益论坛在上海玉佛禅寺举办。此次论坛作为2024年“上海慈善周”的组成部分,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联合主办,以“创融合,星启航——星青年职业发展路径的长三角经验探讨”为主题,聚焦大龄孤独症群体的就业难题,旨在分享交流成功经验与模式,携手推动长三角地区孤独症青年就业工作的创新发展。

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员,始终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将残障群体的就业问题视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民政局基金会慈善事业促进处处长赵宇在致辞中表示,大龄孤独症青年的就业不仅是个人价值的实现,更是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体现,是构建和谐、包容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环。

会上,长三角地区关于推动孤独症青年就业联动机制的倡议正式发布。倡议中提到,中国成年孤独症人士的就业率不到10%,实际数字可能比10%更低。大龄孤独症群体在就业上面临的挑战,亟须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该联动机制在长三角慈善一体化合作机制的背景下发起,旨在通过区域合作,整合资源,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孤独症青年就业支持体系,促进孤独症青年就业,实现其社会融合与自我价值。

在嘉宾分享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与实践者围绕大龄孤独症青年的就业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中德融创工场总经理贾影博士站在社会企业的角度,介绍了他们十年来的心智障碍融合就业探索。浙江省海亮融爱心智障碍人士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何健带来的“PCF在融合就业中的实践与研究”分享,基于融爱星面馆项目的实践,介绍了“Partner(伙伴)+Colleague(同事)+Friend(朋友)”模式是如何帮助心智障碍人士在职场中适应环境、成长发展并获得情感支持。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副秘书长朱芯基于“点点星意”项目,分享了其在大龄孤独症人群融合就业路径上的探索。自2021年“点点星意”孤独症人群就业实践公益项目启动以来,致力于打造孤独症就业实践支持联动网络,签署了6家公益实践基地,以用人企业的角度出发,为孤独症学员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及就业实训,并已帮助32名学员踏上了工作岗位。

在现场,也有孤独症孩子的家长现身说法,伍红的女儿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一种),从2018年庇护性就业实习开始,伍红帮助女儿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就业尝试,并最终成为德国摩比的一名员工。她分享了自己与女儿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指出孤独症青年的就业是持续性的问题,呼吁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与理解。

而作为伍红女儿目前的雇佣方,德国摩比是一家从创立之初就将融合用工纳入发展原则的企业。公司负责人李明表示,公司内部会开展多方面的专业培训引导,这些培训并不是只针对于心智障碍人群,而是面向所有企业员工,因为融合是双向的,与改变“星青年”相比,更需要改变的是企业提供的就业环境。

嘉宾们在交流中也提出了共同的难题,由于就业辅导员这一角色的缺位,孤独症进入职场之后缺乏持续、专业的支持。目前往往是由学校老师或者家长自己承担起了这一角色,但学校老师数量有限,家长存在感性因素,并且两者都缺乏企业用工及心理学知识,无法完全替代就业辅导员。但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化问题,仍需更长时间地持续探索去解决。

现场一位脑瘫青年以同为心智障碍群体的身份,表达了自己对融合就业的态度,他说:疾病仿佛给他关上了走向世界的大门,但他极其希望参与到社会之中,人们常说“360行”,能不能每个行业都向他们提供哪怕一个岗位呢?

本次论坛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孤独症青年融合就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未来,各方将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大龄孤独症青年就业事业的发展,为他们的美好未来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解敏
举报

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