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家属无偿捐赠!中国第一代油画大师周碧初作品入藏上海油画雕塑院

家属无偿捐赠!中国第一代油画大师周碧初作品入藏上海油画雕塑院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前幕后 2024-10-01 15:48:59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乐梦融  

图说: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江梅(左)和周碧初家属代表周冰芬签约

昨日,上海油画雕塑院收到了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海派大师作品整体捐赠——100件“周碧初作品”以及珍贵文献入藏周先生的生前工作单位上海油画雕塑院,这为上海增添一笔重要的文化艺术财富。在上海市文旅局、上海市美协的见证下,周碧初之女周冰芬代表家属与上海油雕院院长江梅签署了捐赠协议。

图说:捐赠作品之《黄山西海》 布面油画 73×92cm 1983

图说:捐赠作品之《福建东山风景》 布面油画 73×92cm 1987

图说:捐赠作品之《东湖(绍兴)》 布面油画 65×93cm 1982

图说:捐赠作品之《言子墓》 布面油画49×66cm 1942

周碧初(1903—1995),福建平和人。他是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的代表人物,中国现代油画和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者,中国第一代油画大师,同时也是上海油画雕塑院建院的前辈,他在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中成就斐然。1925年周碧初留学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1930年回国,先后在厦门美专、上海新华艺专、杭州国立艺专、上海美专执教。上世纪50年代旅居印度尼西亚10年,并在印尼享有盛誉。1960年周碧初回国在上海美专任教,桃李满天下,陈逸飞、邱瑞敏、夏葆元、王劼音等都是周碧初学生,其后都成为了中国美术的中坚力量。

图说:周碧初晚年像,摄于1992年

此次,周碧初先生家属向上海油画雕塑院捐赠作品包含周碧初作品100件(油画99件,色粉画1件),其中相当部分是周碧初艺术人生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4件文献作品别有意义,见证着周碧初先生在当年的交际和同道之谊,其中张充仁绘《周碧初速写》1件、陈道坦作《周碧初浮雕像》1件,以及周碧初手绘上世纪三十年代展览海报2张。

周冰芬与汪承德(女婿)夫妇、汪涛(外孙)、朱庭桂(女婿)、杨光磊(外孙)五人作为家属代表来到现场。“非常不舍得,但又很值得。父亲的作品整体留在上海,为父亲的这批作品找到了好归宿。”85岁的周冰芬激动地说。此前他们曾经多次谢绝了海内外画廊的整体收购请求。外孙汪涛告诉记者,整体捐赠是全家共同的决定。满足油雕院的学术研究和传播展览,是甄选捐赠作品时候的优先考虑标准。经合议,后代每户人家仅保留1件重要作品纪念,不流入市场。

图说:捐赠作品之《少女》 布面油画 55×46cm 1952

2016年上海油雕院曾经举办过“精神的融合——周碧初文献展”,2019年油雕院策划“山川悠远——山水艺术的当代衍变创作与文献展”从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视角研究周碧初、吴大羽等大师的艺术源流;2023年下半年油雕院策划“大师之道”学术系列项目,审视吴大羽、周碧初、俞云阶、哈定四位美术大家的艺术成就、美术史贡献。“娘家”对周碧初先生的创作脉络最熟悉。未来,上海油画雕塑院将围绕周碧初先生的藏品,开展系列工作推进中国第一代油画大家、美术教育家周碧初艺术研究和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

江梅表示,此次捐赠助力油雕院传承“大师之道”,进一步开展周碧初艺术的专题展览、学术研究和专项出版等系列活动,将其艺术蕴含的丰富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深入发掘,普惠社会。“周碧初先生长期工作生活于上海,周先生家属无私慷慨捐赠,对于上海油画雕塑院以及上海这座城市来说,都是珍贵的艺术收获。上海油画雕塑院将成为国内收藏周碧初作品最多的专业艺术机构。”基于这批捐赠,筹备中的“周碧初捐赠作品展(暂名)”拟于明年春天与公众见面,展出作品包含本次新捐赠的作品、原院藏周碧初作品以及其他代表作,此展将作为上海油画雕塑院建院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图说:市文旅局代表(左四)、市美协代表(左二)、周碧初家属代表(右一至右五)和油雕院代表(左一、左三)见证签约

(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

举报

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