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父母,兜兜他们儿时的“快乐世界”。
在很多老上海人的记忆里,城隍庙曾是他们孩提时的乐园。“去白相城隍庙”,不仅成为上海市民难忘的人文回眸,也是游客申城之行的首选。
综合了专业玩家的经验总结和热门网站的推荐列表,我迅速整理出假期城隍庙一日游攻略:从上海老街进入,这条八百多米的文化街汇集了一批上海最早的钱庄、金店、银楼、酒肆、茶馆、戏楼和商行,童涵春、万有全、春风得意楼等百年老店数不胜数,仿佛是上海的“清明上河图”,在这里能真切地感受到上海老城厢的风貌,沉浸式体验百年前上海的繁华集市,可谓是回忆沪上旧时文化的完美渠道。
走过典雅别致的九曲桥,一年四季都会顺顺当当。九曲桥挤得累了,可以拐进湖心亭泡杯碧螺春,尝尝绿波廊的招牌点心眉毛酥、拎包酥、长寿桃、顺丰叶,当然还有黏盘黏筷不黏牙的桂花拉糕。下午,在被誉为“秀甲于江南”的豫园里欣赏亭台楼阁、泥塑砖雕、名树古木。
看完了古色古香的中国特色建筑,当然不能错过各色地道小吃,比如:皮薄、馅多、卤重、味鲜的南翔小笼包;“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的蟹壳黄;皮糯馅足的宁波汤圆,这些味道,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当我满心欢喜地举着攻略宣布5小时暴走城隍庙计划时,父母则让我跟着他们兜兜儿时的“快乐世界”。路过一个卖梨膏糖的店铺,母亲告诉我,在她年少时,如果家里有人咳嗽,一般都不去买药的,去花几分钱买块梨膏糖来,用水冲着喝,很有用。当时的梨膏糖是现做现卖的,做梨膏糖的人不容易,手上一边要做着梨膏糖,嘴上要一边唱着。
他唱什么呢,就是唱三国、水浒的故事,譬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借东风”。他一边做着梨膏糖,一边把所有的目录都唱出来,还会把水浒的一百零八将一个个唱出来。当他们唱的时候,一群小朋友就在旁边很有兴致地听,对手艺人来说,也是特别希望有人在旁边听,因为上海人欢喜“起蓬头”,看到噶许多人聚在一起,就好奇了,啥事体啊,过来一听,一看:哦,卖梨膏糖的,可能会顺手买点回去。
在城隍庙中兜兜转转,父亲不时地提醒我注意看楼匾楹联。如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祝枝山所书的“溪山清赏”,字势雄健而笔墨飘逸。明代吴门派书画泰斗文徵明所书的“玉华堂”,原是豫园主人潘允端的书斋,出于对文徵明的仰慕,集文徵明的字而合成,其线条隽丽而气势郁勃。子曰:“君子比德于玉”。可见“玉华堂”在豫园中的重要地位。
“玉华堂”对面即是豫园镇园之宝“玉玲珑”,此石是宋代皇帝花石纲遗物,那瘦、皱、透、漏中所氤氲的悠悠旧梦和缕缕幽情,令人感叹不已。而当代书坛大家启功所书的“凝晖阁”三字,凸显了这位当代大儒高远淡泊的襟怀。每当旭日初升、彩霞满天时,此阁乃得豫园第一缕朝晖,故得其名。那一块块楼匾,一副副楹联,气韵生动、风格多元,使这块钟灵毓秀之地翰墨飘香、丹青瑰丽,弥散出勃发的艺术氛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虽然这一天步履不停,并没有完成我预先制定的打卡方案,我深刻体会到打卡式旅行只强调“经过”,人们根据以往游客的经验游览热门景点、拍照、消费,大部分时间只是在宏大的建筑物前,匆匆忙忙地拍下照片,就赶赴下一个地方,给旅游者带来的只有瞬间的感官刺激,而最终的结果只会是流动于各大景点,疲惫不堪。
打卡式旅游从原来意义上的增长见闻变成收割赞和评论,从“我看过”变成“人们看到我看过”。但真正的旅行应该让我们增长见闻,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去获得内在的成长与外在的成为。(李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