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拖堂”半小时还有学生意犹未尽!顶尖科学家寄语:你们的每个问题都会成为科学催化剂

“拖堂”半小时还有学生意犹未尽!顶尖科学家寄语:你们的每个问题都会成为科学催化剂飞入寻常百姓家

科创 2024-10-27 08:00:00

来源:新民晚报  

图说: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T大会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下同)

这堂课,拖堂都超过半个钟头了,还是学生主动“要求”的——问题太多太棒了!尽管每年都会拖堂,但自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T大会创设以来,今年是拖堂最久的了。

26日晚,100名经历全国海选的“Sci-Ter”(科学少年)带着好奇来到滴水湖畔,走进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T大会,与“最强大脑”激荡思想。每年论坛,孩子们最期待的,便是畅快地听一堂科学大师课;顶尖科学家们也很期待——他们疑惑,中国的孩子们关心什么,又能提出什么样的好问题。

台下的面孔,格外年轻。这群“科学少年”里,包含了申城33位市级小研究员,还有4位区级小研究员;甚至,今年科学T大会的主持人,都破天荒启用了学生。

图说:科学少年们在稿纸上记笔记

“两棵大树,一模一样的种类,都是250岁了,相距30公里。一棵长到7米,而另一棵却有37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不同?”T大会的“第一课”,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相授,指着一张图,他给出了回答:成长生态。

“生态对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人不仅对未来有期许,更希望创造未来。”他告诉科学少年们,自己现在也想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儿——帮助大家创造一种成长的生态,能有更多破格的机会——这也是他愿意担当起科学T大会联合主席的重要原因。

两个半小时的课堂里,顶尖科学家既是科学大师,也以“过来人”的身份传递经验。2024生命科学突破奖得主托马斯·加瑟的授课核心词是基因治疗帕金森。他告诉孩子们,在帕金森的发病机理中,基因扮演了重要角色,约12%-30%的“罪魁祸首”是基因,还有1/3帕金森病人,是受到了环境影响。

图说:郑泉水是科学T大会的联合主席之一

“基因不一定会决定你的命运,只不过给了你一个‘框架’。”加瑟认真地说,“无论你继承了什么样的基因,只要有目标,都能做成事情。”

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名誉教授乔治·斯穆特却在宝贵时间里教起了少年们“钓鱼”!“钓鱼的第一条规则是在有鱼的地方钓鱼。”斯穆特是想告诉大家,要认识到机会在哪里;他还提醒,解决复杂问题时,可以试着“反转问题”,或许就能迎来柳暗花明。

图说:学生自信向顶尖科学家提问

每当顶尖科学家们完成授课,台下的小手总是迫不及待地举起。听完1998年沃尔夫物理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贝里的演讲后,如何看待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如何看待AI存在偏见等问题被一股脑儿抛向了他。为了听清科学少年们的提问,贝里主动走下台来到孩子们身边,“大点儿声,再说一遍!”

上海民办克勒外国语学校初三的周一一,今天(27日)上午要在桌布论坛上展示自己的心血——自主废品回收系统。这是个对人工智能和计算机颇有兴趣的男生,却对科学T大会里谈论的基因话题印象最深,因为“我以前没有涉猎,很新奇”。他有点小遗憾,没能从同龄人手中“抢”下一个提问的机会,“我很想问问加瑟教授,基因在未来疾病治疗中的可行性,还有如何考量基因治疗的成本?”

图说:科学T大会后,科学家为孩子们签名

当“科学少年”们挨个上台领取证书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也在“蠢蠢欲动”。是他,他又来了!邹一鸣,暨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大三学生,自2020年科学T大会创设起,每年的科学之约都不会错过。只不过,今年他的身份变了——志愿者,失去了在“课堂”上向老师请教的机会,他要抓住“下课”后的瞬间和顶尖科学家们交流,还想向斯穆特教授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天文学明信片。

“你们每一个问题都有可能成为科学进步的催化剂。”郑泉水院士鼓励年轻人,“期待在未来的科学旅途中能够看到你们的名字闪耀在科学星空中!”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编辑:郜阳
举报

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