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上海25家基层立法联系点提质增效 “法言法语”与“民言民语”畅通转换

上海25家基层立法联系点提质增效 “法言法语”与“民言民语”畅通转换飞入寻常百姓家

城生活 2024-11-01 09:01:11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王蔚  


新民晚报讯 (记者 王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街镇基层立法联系点提质增效研究”研讨会暨报告发布会昨天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报告显示,自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以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国家立法改革精神,设立了25家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畅通民意反映渠道、丰富民主参与形式,推动了立法工作更加贴近人民需求。

图说:研讨会现场 华东师大供图

华东师大长三角一体化法治研究院牵头组成的课题组,受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托,对全市25家基层立法联系点进行全面调研。报告显示,本市各区级人大常委会坚持高站位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以点带面”“以点连网”,将街镇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相关辖区内信息收集网络的中枢点。闵行区七宝镇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与区人大紧密合作,以130多名人大代表联系点为落脚点,在全区建设14个街镇以及4个政法单位的“参与立法联系点”、370多个立法信息采集站,有效扩大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覆盖面。

如何吸引更多群众积极参与立法意见征询,是立法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报告显示,为提高市民的参与度,各联系点采用了多样化的激励措施和灵活的征询方式。例如,新江湾城街道通过设置奖励机制,激励居民参与意见征询活动,街道为居民提供“立法参与护照”,根据居民参与立法意见的次数,提供健身活动点代金券、生态长廊观鸟券等奖励。

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群众的“传声筒”,更是将意见转换为可供立法参考的“翻译器”。曹杨新村街道建立了“法言法语”和“民言民语”双向转换机制,借助社区律师、法律援助人员和法学院专家团队,将群众的意见转化为专业的法律建议。此外,街镇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仅是民意征集的场所,还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平台。徐汇区田林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认真对待居民的每一条意见,不单单把意见作为修法的反馈,更作为改进工作的参考,成功解决了社区内旧房改造、电动车充电、雨棚增设等实际问题。

立法内容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立法工作更需要各行各业人士的积极参与。朱泾镇人大将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设为信息采集点,学校党支部协助立法联系点不定期组织党员和团员开展上海市各类条例、草案的学习,并提出修改建议。四川北路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下设的法律宣传工作小组走进虹口学校和社区楼宇,用普法教育讲座等形式为青少年种下法治思维的种子。

立法“直通车”行稳致远的背后,离不开制度建设的保驾护航。南汇新城镇基层立法联系点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完善立法联系点工作职责等多项工作制度,并强化制度落实,细化、优化了法规草案意见征询的工作流程。

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区域,其立法工作不仅影响到本市,还关系到周边省市的利益。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区域协同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例如,青浦区金泽镇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依托其位于沪苏浙交界处的地理优势,搭建了青浦、吴江、嘉善三地的立法协作平台。在《上海市推进长三角区域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征询意见期间,该联系点通过微信、小程序等网络平台,广泛收集了来自三地居民的意见,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编辑:王蔚
举报

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