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吉利德科学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金方千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加码、“进博效应”持续溢出,越来越多优质创新药械加速进入中国,与此同时,让患者“买得到、用得起、疗效好”成为政府和众多企业共同努力的方向。为了加速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打通惠及患者的“最后一公里”,本次进博会上,吉利德科学融动多方力量,签署多项合作协议,积极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生态圈,让创新药物不再遥不可及。
近年来,我国医疗改革新政频出,除了加快创新药审评审批的系列政策以外,还开辟了新药准入“快车道”,如“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在2013年设立,为创新药物的加速引进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平台。
早在2022年初,吉利德的抗真菌药物安必速®(注射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就通过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特许药械进口政策优势,在国内正式获批之前在海南乐城率先落地,成功救助了数位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今年4月,吉利德成立了海南分公司,并在进博会上与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再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继续依托乐城先行区的政策优势,加速HIV长效疗法Lenacapavir用于HIV预防在乐城的先行先试,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够更早因这一前沿药物而受益。
今年进博会上,吉利德首次在中国展出了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创新药物Seladelpar,该药物于2024年8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审批,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二线治疗带来了全新选择。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主要临床症状为乏力和皮肤瘙痒等,于2023年被纳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二批罕见病》目录。为加速Seladelpar这一创新药物在国内的患者可及,吉利德与科园信海(北京)医疗用品贸易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双方将依托北京罕见病药品保障先行区政策,探索和推动Seladelpar的进口和先行先试,帮助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解决尚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进入中国七年来,吉利德已成功在国内引入了11款创新药物,其中8款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已惠及约150万中国患者。本届进博会上,为持续提升创新药物的可及性,吉利德与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双方将依托国药控股的全链路平台,持续探索加速创新药品进口、市场准入、基层营销、全渠道终端覆盖以及创新支付等项目合作,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更便捷获得所需的创新药物。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