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CAR-T药品占全国一半,1类创新药获批居全国第2……全链条创新助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加速“井喷”

CAR-T药品占全国一半,1类创新药获批居全国第2……全链条创新助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加速“井喷”飞入寻常百姓家

科创 2024-11-17 11:33:17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马亚宁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上海目前有3款CAR-T药品由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数量占据全国的一半;2024年,6个国产1类创新药获批上市,位居全国第2;10个第三类创新器械获批上市,排名全国第1……在昨天开幕的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周会场内外,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加速井喷吸引了众多顶尖科学家、企业家、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上海医工结合的生物医药全链条创新备受瞩目。

位于宜山路上的联影听力健康管理中心首家全国旗舰店里,联影微电子助听器事业部临床市场部总监屠文河正在介绍的只有豆粒大小的助听器。它是上市不到3个月、首款搭载公司自研芯片的国产医疗级助听器uOrigin源,其内置的12种本土化声音场景,让用户在广场舞、菜市场、中式厨房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声音场景中依然能听清语音,更让中国人耳朵里的助听器首次拥有了“中国芯”。

一枚小小助听器,是典型的高精密度医工结合产品。整个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涉及芯片、算法、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声学、人体工学、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学科交叉度极高。其中,关键技术壁垒在芯片,联影微电子从一开始就决定自研芯片。

芯片和算法是生物医药器械产品最为关键的技术核心,也是壁垒最高处。经过四年多的研发,联影微电子实现了国产助听器从芯片、算法到整机及软件系统的源头性、全链条自主创新。“我们用自研的一个异构六核的专用定制芯片,配上自研的边缘侧神经网络算法,最终实现了助听器听得清又不受到噪音干扰的降噪效果,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公交车上,它能让你听到报站的声音,但不会听到车上太嘈杂的声音。” 联影微电子助听器事业部总裁王法说。

为了更多生物医药技术产品搭上全链条发力的创新快车。今年7月,上海发布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37条新政,围绕研发、临床、审评审批、应用推广、产业化落地、投融资、数据资源、国际化等关键环节;两个月后,又推出“提升生物医药企业国际竞争力三年行动方案”。据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陈凯先院士说,本月起,外资也可以投资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生产,"在这个领域对外开放,进一步允许吸纳外商的投资,外资的参与,必然会带来中医药产业的进一步的转型发展,使得中医药的研究成果,中药的产品进一步走向世界。”

同时,上海近几年先后发布实施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合成生物学、医疗机器人等前沿赛道三年行动方案,前瞻布局细胞与基因治疗新靶点新机制等研究,聚焦生物医药未来产业,为前沿创新蓄能。在近日举行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周系列活动--2024美兰湖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大会上,国家级研发平台--细胞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签约落沪。“我们工程中心要致力解决的就是通过研究、有组织的技术攻关,提供这个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真正地实现这些成果能上市,老百姓用得起用得上。所以它是一个‘发动器’,可以推动细胞治疗从技术变成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沐芸期待,该中心未来能成为上海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的创新加速器。

编辑:马亚宁
举报

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