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空间与数字空间如何穿梭?融合传统舞台艺术与现代AI虚拟技术的戏剧作品《嵇康》日前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首演。该剧先导片同时在上戏公众号上线,标志着中国戏剧在剧场空间与数字空间同步演映方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运用人工智能(AI)和虚拟现实技术贯穿数字戏剧《嵇康》制作的全流程,不仅拓展了传统戏剧演出的时空,更以其独树一帜的线上数字演映形式开创了舞台艺术传播的新空间。数字戏剧《嵇康》时长近120分钟,借助虚拟技术创造了沉浸式、多维度的观赏体验。
上海戏剧学院始终致力于推动国内外戏剧的传承与创新。此次与东浩兰生元数科技、随幻科技携手共创,积极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之路。学院深厚的艺术底蕴与科技的前沿技术相结合,为数字戏剧《嵇康》注入强大动力。智能算法精准还原并创新演绎了剧目的艺术元素,艺术化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观念领先的虚拟世界。虚拟技术突破时空限制,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与嵇康实现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话。在技术细节上,拍摄运用动态分镜预演功能,让总导演和团队提前规划剧情与布局,减少创作里的不确定性。实时预览与数据采集技术确保画面精准控制和即时反馈,令演员与虚拟场景无缝融合。先进的画面记录技术获取三维空间及深度数据信息,为后期提供丰富素材与创作空间,通过数据分析可智能化调整光线和场景氛围,呈现极致视觉质感,带来沉浸式体验。
(新民晚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