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法国北部贫困城市鲁贝(Roubaix,贫困率达44.3%)的市政府与法国“行之有效”联合会(FFTM)携手发起一项名为“零浪费”的计划,旨在鼓励居民接纳“零浪费”的生活方式。倡议发起10年后,当地一项评选展示了“零浪费”生活方式的成果——不仅家庭垃圾减少实现了环保目标,不少家庭还由此确确实实省了不少钱,其中冠军家庭每年省下超3000欧元。
图源:网络
提倡“零浪费”生活方式
调查显示,平均每个法国人每年生产525公斤家庭垃圾。现年68岁的安德丽(Andrée)与丈夫盖伊(Guy)十年前开启“零浪费”生活。她说:“我意识到我们曾经有多愚蠢。我们扔掉了本可以吃掉的食物。现在,我们用这些蔬菜煲汤。”安德丽已经停止在超市内购物,因为超市提供的食品规格包装总是超过他们实际生活所需的量。她转而到市场里购买蔬果,吃多少买多少,尽可能按需购买。
44岁的莉莉安(Liliane)家中养育八个孩子,在开始“零浪费”生活之前,她每月要花费一大笔钱购买食品。而现在,仅凭合理安排孩子的零食费,她每月都能省下300欧元。至于一日三餐,她也按需购买并充分利用,并承诺“不再扔掉任何食物”。
除了节省食物,安德丽还在节约用水方面开通脑筋。安德丽说:“我收集洗碗水用于冲厕所,同时收集雨水用于清洗地板”。这种省水方法,使她家的水费从50欧元/月降到15欧元/月月。
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包括莉莉安和安德丽在内的不少法国家庭主妇开始认为,“零浪费”是“一份工作”。她们严格遵守节省原则。这10年间,她们已经养成了“高度自律”的习惯,并从中获益。“从第四年开始,我每月能存下50欧元,之前我一直陷在经济困境职中。”安德丽表示,今年开始她每月能存下300欧元,“我们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还过得很开心。”
特约撰稿 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