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升级版大师剧《清贫的牡丹》首演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11月30日,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百岁寿辰当天,“功勋·国之脊梁”新编原创大师剧《清贫的牡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懿德楼三楼大礼堂首演。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出席。
《清贫的牡丹》源自王振义院士家中一副油画,牡丹着色淡雅并冠名清贫,看似矛盾,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同时要有正确对待荣誉和自我约束的力量,对事业要看得重,对名利却须看得淡。该剧作为上海市第一部原创大师剧,此前已连续13年在医学院上演20余场,观演师生近万人。此次新版改版焕新舞美、灯光和道具,加入更多关于王振义院士的生动细节,将王振义院士求学经历、上山下乡、医疗服务、科学研究、教书育人深度展现,并穿插了他与妻子谢竞雄医生感人的爱情故事,让观众走近大师的精神殿堂。
话剧所有演职人员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附属医院的师生医务员工出演,有临床医生、一线教师、辅导员,也有医学生。王振义院士的扮演者、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医生杨润表示:“话剧出演,让我的学医初心愈发坚定,最终选择了重症医学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王院士妻子谢竞雄的扮演者、在读博士生研究生董媛媛表示:“王院士的精神是做科研路上的一盏明灯,让自己认识到只有坚定信念、不慕虚荣、淡泊名利,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中勇敢坚定地走下去。”话剧导演、上海戏剧学院雷国华教授说到,“在排练话剧过程中,我为医学院的演员们而骄傲,也一直在感受着王振义院士的牡丹精神,他不慕虚荣,淡泊名利的崇高品质,正是推动社会与个人成长的强大助力。”
作为舞台上的思政课,《清贫的牡丹》是上海交大医学院新生入学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生动一课,成为传承新时代交大医学院精神品格的重要表现形式。附属中学、附属小学的学生代表也来到现场观看了整场话剧,他们纷纷表示,在王爷爷百岁寿辰之际观看了话剧,深切地感受了王爷爷对病患的大爱,对医学的执着,幼小的心灵中升腾起无比崇敬之情,衷心祝愿王爷爷生日快乐长寿。
首演现场还举行了《功勋·国之脊梁王振义画册》首发仪式。
新民晚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