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欧AMP校友生物多样性公益实践基地揭牌暨爱睦派爱心基金捐赠仪式在世界自然遗产地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东滩保护区”)举行。此举是中欧校友在公益领域的又一重要实践,同时也为上海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图说:中欧AMP校友生物多样性公益实践基地揭牌(中欧校友AMP俱乐部供图)
东滩保护区地处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最东端,位于黄海生态区南缘,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物栖息地保存最完整的区域,同时也是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简称“EAAF”)中间节点。今年7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东滩保护区晋升为上海首个世界自然遗产,不仅为我国增添了一张亮丽的国际名片,也为上海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前,上海正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东滩保护区申遗成功,将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家力量共同参与到保护区生态保护事业中来,共同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捐赠仪式现场,中欧校友AMP俱乐部爱睦派爱心基金向东滩保护区捐赠了价值50万元的望远镜及新能源接驳车辆,用于支持东滩保护区与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携手推进的“自然生态教育”公益项目。
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东滩管理中心”)书记、主任钮栋梁、中欧校友AMP俱乐部会长庞勇共同为中欧AMP-崇明东滩生物多样性公益实践基地揭牌。东滩管理中心副主任唐国良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刘菁副主任还共同为爱睦派爱心基金的全部捐赠人名单揭牌。
据悉,基地的成立将成为未来中欧校友参与生态保护、开展公益实践的重要平台。此次中欧AMP校友的公益捐赠,将企业家社会责任与保护区的自然保护事业相结合,彰显了商业向善的积极力量。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