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发病急、致死率高!上海地铁11号线上演惊险一幕!这个病最近接诊量翻倍!

发病急、致死率高!上海地铁11号线上演惊险一幕!这个病最近接诊量翻倍!飞入寻常百姓家

精选 2024-12-17 14:45:26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田小鱼  

昨天(12月16日)早高峰,一名五旬男乘客突然在上海地铁11号线嘉定北站的站台上晕倒。此事引发网友关注!

爆料网友表示,自己在地铁站上扶梯的时候,看到下面有副担架,上去后就看到这一幕:有个人躺在地上,旁边还有警察设置的遮挡板进行围挡。

当时情况十分危急,车站工作人员立即使用了AED装置(自动体外除颤仪)并拨打了120。

乘客被送往嘉定中心医院。

参与急救的地铁工作人员李元宵回忆现场——

“我听到有乘客在旁边呼救,说有一位男性乘客晕倒了,情况不太好。我赶去的时候,他瞳孔扩散了,基本上没呼吸了。”李元肖立即对其进行了心肺复苏,发现无效后,他启用了AED装置,用了一次以后乘客恢复呼吸了。

李元肖称,在施救期间乘客有咬舌头的倾向,他上前阻止,后来乘客呼吸再次变得微弱,他再次使用AED装置进行急救,乘客又一次恢复正常呼吸。这时120已经赶到,接手了这名乘客,将其送往附近的嘉定中心医院。

“当时有乘客、120医护人员、警方和地铁工作人员多方参与了救援,少了其中任何一方都不行。”李元肖告诉记者

最新情况来了!!!

这位大叔经医护人员救助后,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但仍然在ICU中继续观察。

他的外甥女也在网上留言报平安,并感谢大家。

事后了解到,该男子今年52岁,家属反映有心梗史。

说到心梗,很多人以为这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实际上,心梗年轻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有医生表示,正值秋冬季节,心梗患者也比平时多了1倍多。 

“近期气温骤降,基本每晚都有急性心梗患者入院。”苏大附四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周亚峰介绍,季节交替期是心梗高发期,尤其是秋冬早晚,冷热交替温差大,极易造成血压不稳,大大增加心梗发生率。

此外,天气波动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炎症会导致动脉斑块不稳定、破裂,形成血栓后引发心梗。

医生还提醒——

心梗不是“老年病”,

年轻人更要警惕发病的高危因素

据介绍,苏大附四院心内科近期收治的患者中,中青年人比例明显增高。“心血管疾病早就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周亚峰说,长期食用高脂、高盐、高糖饮食,加上部分遗传因素,导致部分中青年人早早就出现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问题,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此外,男性长期吸烟者患上急性心梗的风险,要明显高于非吸烟者。该院收治的心梗、猝死等年轻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几乎都有长期抽烟的习惯。熬夜等不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寒冬是心血管疾病“高危期”

如何预防发病?

周亚峰说,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首先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三高”等危险因素、控制体重。若直系亲属中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主动通过体检等方式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积极参加早筛早诊。如果已经是“三高”人群,要遵医嘱动态服药,切忌自己随意增减药物;其次,抽烟时间越长、抽得越多,对血管的损伤越大,因此建议市民及早戒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再次,还要规律作息、保持情绪稳定,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一旦出现心梗的典型症状,如胸痛、胸闷、气紧等,应立即就医,把握黄金抢救时间。

【侬好上海·田小鱼综合编辑】

侬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综合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素材来源:@看看新闻 @姑苏晚报、网络等,评论来源各路网友,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田诗雍
举报

看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