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部立法精品深耕细作,一项项监督举措扎实有效,一个个履职故事温暖人心,一件件制度创新细致入微……沿着盐城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的履职足迹,可以看到“强富美高”的新盐城现代化建设正如大河行船劈波斩浪,看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盐城亮点、盐城实践。
9月14日,盐城市行政中心14楼中庭会议室座无虚席、气氛热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盐城市人大代表讲坛在这里开讲。“作为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必须继承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在建设更高水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奉献力量。”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党委书记、镇人大代表刘怀仁说。
图说:盐城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盐城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建成启用。盐城市人大 供图(下同)
盐城人大建立“党组带头学、常委会集中学、代表履职学、干部经常学”的“四级联动”学习机制,先后组织集中学习117次,举办交流研讨36次、中青年干部讲坛25次,市县乡三级人大举办“人大代表讲坛”达600多场次,做到以讲促学、讲学结合。
10月25日,盐城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盐城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正式启用。1200余张图片、280余件展品和3处场景还原,生动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盐城的红色历史和创新实践,吸引省内外群众3000多人到此参观学习。
河与海的交汇、港与城的相融,造就了盐城独特的资源禀赋。今年初,盐城市委召开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坚定向海图强,奋力向海而兴。10月23日,盐城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盐城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和促进全市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图说:《盐城市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是全国首部设区的市级海洋经济地方性法规,以法治力量助力打造东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
一年来,盐城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尽责,努力为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扎实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关于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决定》被省人大列为立法精品示范项目,《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立法过程中,有近12万人次参与,社会反响良好。
图说:《盐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决定》是全国该项工作首部地方性立法。
走进东台市安丰镇红安村千亩灵芝种植基地,菌香扑鼻,灵芝如舒展的祥云,长势喜人。“灵芝种植环境要求高、技术难度大,最初推广时,全村种植面积不到50亩。我们持续深化全市人大乡村振兴‘235’工作机制,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联动察民情、听民声、带头干,解决了村民后顾之忧。”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红安村党总支书记杨德安说。如今,小灵芝成了大产业,去年带动100多人实现家门口创业,村民人均增收1.5万元。
创新建立“235”工作机制有效服务乡村振兴,盐城人大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县镇三级人代会审议乡村振兴促进工作报告制度化、全覆盖,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增添动力活力。
图说:以高质量履职推进构建高质量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盐城人大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抓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构建“全过程监督制度、全链条监督体系、全覆盖监督联动”工作机制,按照“大会票决、政府实施、人大监督、代表评议”闭环督办要求,推动民生实事项目高效高质实施。
以被省确定为“数字人大”建设试点市为契机,盐城人大在全省率先实现“数字人大”系统市县乡贯通和人大代表“亮数字身份”两个全覆盖,以数字化手段助力代表高效履职。从拓展平台载体、健全制度机制,到贯通履职链条、强化组织保障,盐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在履职为民中创塑特色,一项项扎实有效的创新探索,不断激发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蓬勃活力。
新民晚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盐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