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护理行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护理服务如何通过创新与实践从而在医疗实践中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
图说:论坛现场 上海和睦家静安院区供图
12月13日,以“关怀始于心,护理暖于行”为主题的人文护理论坛在上海和睦家静安院区举行。本次论坛聚焦于全球健康与护理挑战、护理教育的全球转变、以及人文护理在危重患者中的体现等主题,深入讨论护理服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为与会者提供国际视野下的护理教育新思路。
护理人员在维护全球健康生态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吴欣娟指出,当前全球护士队伍在规模、性别分布、流动情况和工资收入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吴欣娟强调,护理工作不仅需严格遵循专业标准,还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卫生健康环境,未来的护理事业将立足于以人为本,不断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未来科技如何赋能护理?香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林佳静教授以香港大学护理教育为例,阐述了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和模拟学习等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强调了科技与人文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林教授指出,护理教育的范式转变不仅是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护理理念和实践的全面升级。这一转变旨在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以应对日益复杂的AI时代。同时她强调,唯有提供更值得信任、以人为本的护理,才能在科技浪潮中保持护理的不可替代性。
上海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蒋红以“基于就医需求的人文关怀护理”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患者视角下的就医体验与人文关怀护理之间的关系。她不仅分析了患者对人文关怀护理的迫切需求,还分享了具体的实施策略。通过加强医患沟通、提供个性化护理、开展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以及提升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蒋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全面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推动护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提升护理质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护理部主任顾莺分享了基于循证思维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实践。她指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需要明确的抓手,而以人为本、基于循证的临床思维恰好能为我们提供有效的管理思路。这种思路不仅能帮助建立和核查管理质量,还能为内容改进方案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
上海和睦家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致力于提供细致入微、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和睦家医疗副总裁、和睦家医疗首席护理官沈晓雁在论坛上详细解读了和睦家的护理管理实践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她从医院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入剖析了护理质量管理、人才培养、护理培训计划等方面的具体实施,并分享了和睦家27年来不断探索与实践的经验,最终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