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屠瑜)十里西畴熟稻香。12月24日上午,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实体化运作五周年暨高新区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在金山区高新区举办。
图说: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下同)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以来,立足分子技术,着眼设计育种,创新合作机制,实现共赢发展。
活动现场,联盟实体化单位举办了系列科研及种业+签约会,并启动了联盟重大新品种服务全国“百万亩”粮食丰产行动。此次签约聚焦前沿科技、水稻育种、科技金融、产业延申和共同富裕5个领域,通过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协同创新,聚众家所长,推动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进行落地转化。
此外,联盟实体化以来,各成员单位不断串珠成链,构建面向未来设计育种体系,并选育出一系列有竞争力的国审品种以服务农业生产,让好的科技真正助力选育好品种。今年,上海中科荃银已经通过新品种科优香66的国家级品种审定,新品种科优9085的国审示范。
科优香66水稻品种
据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玉表示:“这次我们培育的新品种,特别是科优香66水稻品种,不仅米质优良,而且抗病抗倒性强,可以实现高产稳产,完全符合广大种植户的需求,这一创新成果引领了当前上海的种业发展方向。”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活动当天,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联盟的科学家带来一个“大礼包”,为中科荃银的研发团队提供12套人才公寓。
“目前,我们为科研人才提供一室一厅、两室一厅公寓各6套,并在租金上实行不同程度的减免,尽可能支持和吸引高端科研人才入驻高新区。”高新区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孔现猛介绍。据了解,中科荃银目前有20余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可享受该政策。
种源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源头,同时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此次活动将种源农业和农民丰收节结合举办,搭建了科研机构、种业企业之间深化合作交流的平台,是对科技与产业“双螺旋”发展的有力推动,也是促进上海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
金山区作为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近年来锚定振兴种业的目标,汇聚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强大合力,积极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以“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为亮点的种源农业。
未来,高新区将持续支持中科荃推进种业领域机制创新和协同攻关,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产业发展,同时做好“人才发展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