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黄浦这所小学造了个“天和核心舱”

来源:新民晚报 2025-11-01

在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孩子们不出校园,就能进入“天和核心舱”。在一个名为“星空入梦”的AIGC沉浸式体验空间内,平日里遥远的航天器触手可及,还能“走”到核心舱内部,通过虚拟操作探究太空实验奥秘。这是记者日前在曹光彪小学新落成的“小小工程院”中见到的场景。

负责学校科技工作的副校长骆琳介绍,五年级的《自然》课本中,有一个章节关于“探索宇宙工具”,因此,老师们想到,能否在AI技术的帮助下,让同学们有更真实生动的体验。虽然这个空间刚刚开放,但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很快探索出在这个虚拟空间站内可以完成的体验。“要插上太阳能板,再转个方向,对,机械臂是装在这个位置的!”几个孩子轻触屏幕,拖动组件,熟门熟路组建起了天宫空间站。“1号2号3号,对,再按下6号!”有人熟练地操控着机械臂的不同节点,帮助它完成任务。“航天器隔热材料实验台”上,学生按下启动键,台面上不锈钢、普通隔热材料、航天隔热材料三种样本同步受热,面对比拼,航天隔热材料毫无惧色。屏幕上将其内部结构一层层展示出来,孩子们惊讶地瞪大眼,又咽了咽口水,“有点像奶酪,一层层叠上去,看上去很厉害!”

走出虚拟空间,孩子们还能带着对宇宙的畅想,自己设计探索宇宙的工具,画成图纸,并通过3D打印,让想象变成现实,做成冰箱贴贴在自己的作品旁。宇宙中太空垃圾增多怎么办?有人给飞船增加了磁铁和强力机械手臂来帮忙。现在的火星车是为了去探寻新的生存空间,而孩子们想得更远——万一哪天搬去了火星,那火星上的自动售货机必须得有一个。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靠单一的学科学习,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努力成为敢想、敢试、敢创造的‘小小工程师’。”校长卢雨介绍,“小小工程院”除了开设“航天工程设计营”,还开设了“桥梁工程师探索营”和“3D打印智造工程师实践营”,满足孩子不同的喜好和特长。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ech-VM-22-20-rocky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