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客户端

飞入寻常百姓家

下载APP

鱼香小岛

来源:新民晚报 2025-11-01

周邢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复兴岛上的上海鱼品加工厂。母亲在我报到的前一晚,硬塞给我一个包袱。“带着,厂里能洗澡。”她边说边把衣服和洗漱用品塞进去。欢迎会结束后,我们这群年轻人果真在厂里的淋浴间,洗了人生中最酣畅淋漓的一个热水澡。

鱼品厂最多的自然是鱼。对我这个“猫舌头”来说,简直是老鼠掉进了米缸。食堂的搪瓷碗分大小二号:小碗盛着红烧带鱼尾,五分钱;大碗装着鲨鱼羹,六分钱。碗虽不大,鱼肉却堆得冒尖。厂里不时发福利:大口瓶装的橡皮鱼一毛五,滴剂乳白鱼肝油,橙汁鱼肝油,维生素E丸,还有扁罐头装的凤尾鱼。隆冬时节,厂区就格外热闹。天还没亮,浩浩荡荡的人群就涌进来——都是来剥橡皮鱼的零工。他们坐在露天的矮凳上,双手冻得通红开裂,渗着血丝,但为了多劳多得的工钱,没人抱怨。我常站在车间窗口望着他们,鼻腔里满是咸腥的寒气。复兴岛这个弹丸之地,不过一平方公里出头,却挤着鱼品厂、渔轮修造厂、绳网厂、两家渔业公司、沪东造船厂和数不清的仓库。几万人的孤岛上,只有一条77路公交线。从定海路桥步行到厂里要四十五分钟。记得有次加班错过末班车,我和小姐妹摸黑走夜路。路灯昏黄如豆,走到杨树浦路时,冷汗早已浸透衬衫。

最近故地重游,乘地铁12号线到复兴岛站。鱼品厂早已消失,只有斑驳墙面上“安全生产”的标语,还隐约指向我曾经的车间。漫步在这条既熟悉又陌生的大道上,海风裹挟着陈年的鱼腥味扑面而来。说来可笑,在岛上工作多年,竟从未去过复兴岛公园。如今第一次见到白庐——这座95岁的老洋房静立园中,白色外墙被岁月染成象牙黄,爬满常春藤。

如今的复兴岛成了网红“痛岛”,游客们举着手机在锈蚀的吊机前摆拍。我站在公园长椅旁,看一群穿汉服的姑娘在白庐前转圈,裙摆飞扬。海风突然送来一阵熟悉的鱼腥味,恍惚间又看见40多年前的我,端着搪瓷碗,在食堂窗口前踮起脚尖……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Tech-VM-22-21-rockylinux